2019-02-18 14:27:07 来源: 财经新闻网
春节假期刚结束,北京朝阳区一家涉农融资租赁公司的负责人方明( 化名)便马不停蹄地召开开工大会,布置今年的工作任务。他说,“2019年的目标是新增涉农客户3000-5000户,并在农机、牧业租赁市场的基础上尝试开发果树融资产品。”当前,农村金融需求旺盛,但金融服务的供给一直赶不上需求。除了传统的银行金融机构,以租赁物为切入点,融资租赁正加速“资本下乡”,成为租赁行业的一种新风向。
综合成本12%
“三农”租赁客户小额分散,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在方明的公司,涉农业务团队超过70人,而很多中小融资租赁公司的员工总数也没这么多。这些员工具有明显的涉农风格,行走在田间地头,与农户、牧场经营者、农机经销商等进行合作。
目前来看,农业机具是涉农租赁物的主角,包括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的众多机械设备,比如耕种用的拖拉机、播种机,田间管理的培土机、喷雾机,以及谷物、棉麻、蔬菜、根茎作物等收获机和农产品加工机械。这些机械少则几万、几十万,多则上百万,农户全款购买显然力不足心。而寻求银行贷款,农户因资产少、经营规模不大、信用不足而很难实现。此时,灵活变通的融资租赁逐渐被农户接受。
“我们做的涉农租赁件均15万元,做的最多的是拖拉机直租,占业务总量的60%,其次是土豆、玉米、小麦等收割机租赁业务,占比25%。除了耕收机械,现在也做一些烘干机械、田间管理的智能化设备。”方明告诉新金融记者,做过最贵的农机租赁是一台德国进口的玉米青贮设备,价值200万元,公司为农业客户融资100万元,租约三年。
虽然南北方地理差异明显,但机械化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各地政府也在积极引进多元化金融服务机构扎根农村,为农业机械化提供资金“粮草”。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方明的业务团队已经覆盖全国,从东北齐齐哈尔、西北内蒙古通辽到东南广西等地都有业务点。
“目前农村老龄化较为严重,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不足,未来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是大势所趋。即便是中部丘陵地带,租赁公司也能匹配小马力的动力机械和监测果园虫害的无人机设备。”方明说,南方一些客户大面积种植柑橘,需要无人机巡航,把数据资料传输下来,以监测虫害,这种无人机设备租赁一做就是十几架。
现阶段,农业生产逐渐走向集约化经营,农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越来越多,这些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成为融资租赁公司的座上宾。对农户来说,有了新的融资渠道自然再好不过,但涉农租赁的成本也不容忽视。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涉农租赁业务折算成等额本息来看,综合年化利率一般为12%,同时首付比例通常在20%以上。以一台价值30万元、租期一年的拖拉机来算,首付最低6万,其余24万由租赁公司支付给农机经销商或厂商,此时农户需要承担2万多的综合成本。
数字化降成本
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农户在收获季节和非收获季节应还租金并不相同,这种灵活的租金结构成为农业租赁的一大亮点。业界称,很多收获机械只有在收获期才能产生收入,所以非收获季节只需还息,收获季节则本息一起还,比如秋季收获期一次性偿还20%-30%本金等。
“以前都是用存款购买农用设备,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自有资金不够用了。于是开始尝试融资租赁模式。”内蒙古赤峰市一位种植面积7000余亩的种植大户说,2015年首次和租赁公司合作,当时购买了价值30多万的设备,其中23万通过租赁融资获得。那年秋收便还清了,随后又融资了30多万,现在已经能够接受这种“以租代购”的新模式了。
我国农民群体约8亿,大部分人都有购买和更新农用设备的需求,但对融资租赁的方式总体还比较生疏。这背后与“下乡”的租赁公司规模较少密切相关。
现在,国内融资租赁上万家,合同余额超过6万亿,但真正服务农村市场的规模还不大。方明也颇感“孤单”:整个涉农租赁的蛋糕太小,同行者并不多。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农机租赁是农场主购置农机设备的首选方式,普及率达到60%至70%。
为引导更多金融服务机构支农,人行、银保监会等五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鼓励企业和农户通过融资租赁业务,解决农业大型机械、生产设备、加工设备购置更新资金不足问题。为此,国家要求积极拓宽农业农村抵质押物范围,推动厂房和大型农机具抵押、圈舍和活体畜禽抵押、动产质押、仓单和应收账款质押、农业保单融资等信贷业务,创新农村资产抵质押融资模式。
“三农”租赁业务之所以相对“小众”,原因在于其风险较高。目前农户租赁业务的违约率较高,接近20%,但实际构成损失的不良率约在4%-5%左右。业界称,融资租赁行业的总体不良水平处在0.5%-2%之间,全国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约为2.75%;对比来看,“三农”租赁业务需要更具弹性的风险容忍度和考核机制。
目前融资租赁涉农业务以设备直租居多,通过获得农机设备的所有权来管控风险,同时与设备经销商或厂商一般签有回购协议。如果农户违约,后期设备处置可交由经销商或厂商回购,经修理翻新后进行二次销售。此外,租赁公司也与保险公司合作,为承租人购买意外伤害险等保障,如果租赁设备出现损毁、灭失等情况,保险公司会优先理赔。
业界称,与城市租赁业务不同,涉农租赁业务具有独特的季节性,应设定不同的风险容忍度。“很多农户还款日无法归还租金,但展期三个月,一般都可以还上,此时就不可以轻易将该客户定义为信用不良客户,而应给予更大的风险容忍度和展期期限。”方明认为,“三农”租赁业务小额分散,虽然风险损失分散了,但交易成本居高不下,为此必须引入数字化手段,通过建立农机、牧场等不同租赁模型评估客户风险,以减少人工走访调查产生的交易成本,让“三农”租赁业务更具盈利空间和可持续性。
(文章来源:新金融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