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保险获准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好处毋庸置疑,但也要准备迎接变化。
一方面,国债期货市场即将迎来扩容,未来玩法会发生哪些改变,现有投资者要做好准备;另一方面,服务好银行保险这类大型机构,期货公司自身的资本实力也需要增强。
期货公司面临
补充资本金压力
银保机构入市,被期货公司形象地称为“大象进场”。
“大象”有多大?2020年2月末,商业银行持有国债9.87万亿,占全部国债托管量的64.9%;持有国债和政金债合计19万亿,占两者全部托管量的61.4%;保险机构持有国债0.36万亿,占全部国债托管量的2.37%,持有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合计0.95万亿,占两者合计托管总量的3.09%。相对“大象”的体量,期货公司略显弱小。
在试点方案中,商业银行已经直接去中金所申请交易结算会员资格,未来,保险机构还需要与期货公司有更紧密的合作。
根据银保监会日前下发的《关于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所选期货公司应当符合一定的条件,如成立5年以上,上季末净资本达到人民币3亿元(含)以上,且不低于客户权益总额的8%;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评价为A类。
记者根据中期协网站的信息,初步筛选出37家对接保险机构有优势的期货公司,约占全行业家数的四分之一。但是未来,随着与保险机构业务合作的开展,这些期货公司要满足“净资本不低于客户权益总额的8%”,还面临着不小的增资压力,这需要股东们未雨绸缪。
123下一页末页共3页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