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4 09:09:59 来源: 财经新闻网
“可持续发展战略将推动中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 ”11月3日,瑞信专家在第十二届瑞信中国投资论坛上表示。瑞信方面认为,中国脱碳路线图有望撬动100-130万亿元潜在投资,助力中国在关键领域实现技术自主、建立优势的同时,也将为持续的跨境交易和气候变化合作创造机会。
有了改革数十年所取得的成功及金融市场开放,当前正是中国以更绿色、更可持续的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佳时机。碳中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途径。中国首个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上线。目前纳入这一市场的只有电力企业,未来可能会扩大到汽车和水泥等更多行业。
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将成为这一举措的主要受益者。瑞信中国内地/香港地区证券研究主管黄翔认为“中国对推广新能源汽车使用的政策支持力度一直很大。这个市场有望为中国车企提供公平竞争的赛场,进而在全球汽车产业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黄翔进一步指出: “2020年中国企业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42.2%、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的48.3%。虽然各国开始建设发展本土产能,中国在上述市场的全球占比优势可能会逐步下降,但强劲的海外需求仍有望支持中国绿色产品出口在未来几十年保持增长。”
随着汽车产业链的价值创造从上游向下游转移,下一代出行业务不断扩张,未来车企定位可能出现两极化。作为下一代出行的缩影,机器人出租车商业化的前景似乎也开始变得更加乐观。
“出行业务以MaaS为核心,在开展客运和货运业务的同时,也能够满足服务需求,因此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车企的未来将取决于他们能否开发出可以满足这一市场需求的解决方案”,瑞信亚洲汽车行业研究联席主管王斌表示。
近五年来,中国加大对5G网络、互联网数据中心及电动汽车充电站等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根据瑞信瑞启(CQi)估算,这些投资有望在未来30年内将中国的GDP年增速提高37到43个基点。新型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带动云计算、互联网数据中心、物联网和大数据等行业发展。
“看好能从中国新基建题材获益的公司,”瑞信中国科技和电信行业研究主管王晓琼直言,2022年5G建设预计继续推进。瑞信方面认为,随着运营商启动大规模共建共享、政府开放更多频谱用于5G服务,中国的5G资本支出将在2022年达到顶峰,2022年之后投资重心将部分转向工业互联网配套能力建设。
此外,瑞信中国医药行业研究主管黄旸表示:“人口老龄化需要持续的医疗保健支出,政府可能会对公共医疗体系投入更多资金,提供更多支持。线上慢性病管理可能会得到更广泛应用。”他还称,到2025年,中国医疗保健支出预计将从目前7-8万亿元增至近12万亿元,得益于由此带来的需求,商业健康险保费的年复合增长率可达到近20%。
会上,瑞信推出第四版中国独角兽专题研究,报告聚焦中国蓬勃发展的独角兽企业(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私营企业),深入探讨了这一群体的主要发展趋势和特征。瑞信方面认为,中国推动技术进步的强烈愿望为独角兽企业,特别是能够缩小关键技术差距的独角兽企业提供了发展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