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1 08:50:21 来源: 财经新闻网
原标题:碳中和白皮书即将发布:探索企业从碳中和到可持续发展路径
作者:计亚
碳中和,随着气候变化问题带来的一系列环境、经济挑战而受到全球关注。截至2020年10月,世界197个国家中已有126个提出了本世纪碳中和的目标。中国则于2020年9月提出了30·60目标,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正在开展。
在此背景下,第一财经近期即将发布《碳中和白皮书:从“碳中和”到可持续发展》(下称“碳中和报告”),提出了三大终极命题: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式只是呼吁与制定标准吗?“碳中和”只包含了“碳测算”与“碳交易”吗?企业除了支付更高的成本,还有可能获得新的商业机遇吗?
围绕着这些终极命题,碳中和报告重点阐释了“碳中和”背景下企业的机遇、企业认识“碳中和”的误区、企业迈向碳中和的实施路径、超越“碳中和”的企业战略升级以及企业响应措施与优秀案例五大方面,从宏观到微观,帮助企业全面理解与重新认识“碳中和”,从而寻找到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碳中和道路。
碳中和是一个关于团结与和平的国际命题。随着“无碳未来”的愿景提出,各界碳中和行动也日益增多。碳中和报告明确表示,“从国际进展上,这并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够不够快的问题——能源革命是未来20年甚至50年世界产业升级和科技竞争的战略主线。”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中国的能源革命将从原来的“渐进和过渡式”转向“急剧和压缩式”。任何行业的发展运作都离不开能源使用,这就意味着,中国所有行业与企业都需要进行根本性的零碳转型。
碳中和报告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旨在摆脱石油进口、减少燃料油使用,首先要解决充电网络问题,在碳达峰阶段,布局新能源汽车,迅速转型摆脱石油依赖;其次是加强研发和引进新能源技术,也是目前碳领域的核心赛道,即:1.重点行业面临低碳升级调整;2.能源体系面临调整,清洁能源将具备优势;3.市场机制将起到更多的调节作用;4.低碳科技将成发展先机。
然而,落实到企业层面,目前在签署联合国《1.5℃商业目标承诺》的749家公司中,中国企业占21家。中国企业在环保意识和碳中和行动中需要走的路还很长。为帮助企业理解“碳中和”,挖掘其中机遇,报告对于中国企业为什么要做碳中和进行了阐释,同时梳理了企业认识中的“碳中和”误区,重新认识碳中和概念、规划与路径以及“碳消费”,从驱动力出发,增强企业竞争力,应对新的市场需求。
碳中和报告认为,在进行“碳中和”策略搭建和行动时,企业能做的不仅是节能减排,抵消碳排放,更应该承担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广泛的社会责任。碳中和既是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具象化,也是环境、社会及管治(ESG)中的环境部分的重点板块。
具体而言,“碳中和”并非一定是“碳中和”本身,这是一个可以被泛化的概念,对于企业而言,可以同步思考如“生态保护”、“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相关议题,也可以将其扩大、上升为“CSR”、“ESG”、“可持续发展”等战略性目标。从案例可见,以“可持续实践”为代表的“碳中和实践”并不与商业增长相冲突;相反,如果践行得当,这将成为企业在新时代和新语境下的新商业竞争力。
在企业的碳中和实施路径上,碳中和报告围绕企业战略、国家/行业战略、商业拓展、产业合作、制造与投资、投资者关系、运营模式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包括碳排放、碳足迹测算、目标与路径、排放抵消与交易等在内的具体实施路径。
低碳转型成为全球经济的下一个风口,碳中和报告还揭示了伴随着碳中和机遇而来的风险挑战,包括各类商业风险以及破产危机案例,分析了部分全球500强企业以及上市公司在绿色转型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从浅到深展示中国企业在各个方向上可以做的事情,对中国企业应对的全球环境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报告总结了三大工具包,以帮助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逐步推进可持续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