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青鸾传媒 新三板

穿“新衣” 搭“快车” 触“网”生财

2020-07-28 09:23:34 来源: 财经新闻网 作者:青鸾传媒

  

原标题:穿“新衣” 搭“快车” 触“网”生财 cRA财经新闻网

  浓情盛夏,偃师市缑氏、高龙等镇沿线的葡萄已硕果累累,即将迎来大丰收。农户们辛勤劳作一年,盼望着有个好收成,也期待着有个好的销售渠道。cRA财经新闻网

  7月18日,在决战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2020京东偃师葡萄采摘节启动仪式上,偃师市人民政府与京东物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京东物流平台,偃师葡萄将打通触“网”销售新渠道。cRA财经新闻网

  小葡萄,大产业,助农增收cRA财经新闻网

  偃师市地处伊河与洛河交汇区,土壤含钾量高,适合葡萄生长,每年8月葡萄成熟上市季节,各大葡萄交易市场、公路沿线车来人往,一派繁忙景象。cRA财经新闻网

  近年,偃师市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专业合作社带动、标准化生产等举措推进葡萄生产基地建设,形成了以缑氏镇为中心,沿207国道辐射高龙、府店、顾县等镇的十公里鲜食葡萄种植长廊,目前种植面积达5万亩,总产值超5亿元,葡萄远销北京、上海、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苏等地,深受消费者青睐。cRA财经新闻网

  偃师葡萄种植经营模式以专业合作社种植为主,农户分散种植为辅,先后成立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80余个,建成冷藏保鲜库100余座,库容量6000吨,还建有葡萄专业交易市场5个,拥有葡萄深加工企业2家,年加工葡萄酒5000吨。2001年,偃师被原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葡萄之乡”称号。2017年1月,偃师葡萄获得原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并被评为河南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cRA财经新闻网

  作为中原地区最大的鲜食葡萄生产基地,偃师的葡萄产业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年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1.2万人,仅此一项可增加农民收入5500多万元,同时还带动了交通运输业、农资生产销售企业实现年产值6000余万元,催生了200余人的葡萄销售经纪人队伍年增加收入2000余万元。cRA财经新闻网

  穿“新衣”,搭“快车”,两天送达cRA财经新闻网

  “鲜食葡萄在物流运输中容易掉果、散落、变质,快递公司都不敢接单。”偃师当地葡萄销售商杨世峰说,多年来,因运输过程中存在保鲜难题,偃师葡萄在电商平台上的销售占比一直不高。cRA财经新闻网

  京东物流河南公司西区负责人王峰说,京东物流与偃师达成合作后,为确保鲜食葡萄在运输过程中保鲜,将采取全程冷链运输,并在偃师设置固定揽收点和流动揽收点,将揽收车开进葡萄园,让农户在田间地头就能发货。cRA财经新闻网

  王峰介绍,京东物流大件和中小件网络已实现国内县级全覆盖,自营配送服务90%的县可实现24小时送达。为确保葡萄完好无损地送达消费者手上,京东物流与当地商家共同开发葡萄专用打包盒,盒子底部铺吸水纸,葡萄串穿上气泡柱“外套”,再放冰袋保鲜,24小时内即可省内送达,48小时内送达国内主要城市。王峰说,京东物流将根据今年偃师葡萄的销售情况,开通直发专线,进一步加快物流速度。cRA财经新闻网

  除了为偃师葡萄提供定制化供应链解决方案,京东物流还将整合集团营销资源,为偃师葡萄“带货”。王峰说,下一步,京东物流会和当地政府、商家、农户一起为偃师葡萄进行直播推广,让全国消费者近距离感受偃师葡萄的品质,同时还会运用京东平台的商流资源,让更多消费者有机会了解偃师葡萄。cRA财经新闻网

  种植葡萄近30年的偃师市缑氏镇唐僧寺村村民戴旭峰今年第一次通过电商平台卖葡萄。“以前,农户地里的葡萄主要靠销售商来收购,没议价权。今年,我家的葡萄提前半个月就通过电商平台订出去了,价格还不错。”戴旭峰坚定地说,偃师葡萄搭上电商“顺风车”,必将走红大江南北。cRA财经新闻网

  黄伟伟文/图cRA财经新闻网

(文章来源:洛阳日报)cRA财经新闻网

上一篇: 小小榨油坊 托起脱贫致富梦

發佈評論:
  名字:   驗證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