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4 10:54:12 来源: 财经新闻网
早在清朝乾隆年间,温宿大米粒长色白,味甘而糯的特点就已经声名远播,被称为是水稻中的精品,并被确定为进奉朝廷的贡品。近些年,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和水稻品种的不断改良,“温宿大米”因其独特的口感和质地闻名疆内外,树立起了“温宿大米”良好的品牌效应。然而近期,“温宿大米”却开始不断遭到消费者投诉,为此,温宿县打响了一场“温宿大米”品牌保卫战。
市场认可潜力巨大
温宿县位于天山中段托木尔峰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素有“大米之乡”的美誉,全县水稻面积约10万亩,是新疆水稻三大主产区之一。近些年温宿优质大米更是声誉鹊起,2005年温宿县“昆托”牌系列优质米产品成为新疆农产品中的名牌绿色食品、新疆惟一的“AA级绿色食品”大米。今年10月底,在北京召开的首届新疆特色农产品交易会上,温宿县香钰精米凭借其优良的品质,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为温宿大米家族再添一枚金奖。
温宿大米的优秀品质与其生长的良好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温宿县北高南低,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悬殊较大。县境北部山区耸立着15座6000米以上的巨峰,地形崎岖,峰峦峻拔,具有独特的冰融地貌,海拔7435.29米的天山最高峰——托木尔峰是该县一座天然的固体水库。丰富的天然水资源,加上长时间的日照,确保了大米的生长周期和营养成分积累。水稻生长期不施化肥和各种农药,就能保证大米纯洁无污染。
近年来,温宿县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温宿县金丰源米业、温宿县昆托米业、温宿县香钰米业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已将越光、香米、秋田小町、雨田等多个品种的温宿大米推销至南北疆市场,以及上海、河南、北京、江浙地区的大中城市,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遭遇投诉处境尴尬
“今年大米销售市场异常火爆,正在我们为‘温宿大米’不断提高的市场占有率沾沾自喜,计划将‘温宿大米’这个品牌培育成国家著名品牌时,温宿大米却频频遭遇到消费者投诉。”温宿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一位执法人员说。今年下半年新米上市以后,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频频接到消费者的投诉电话,称买到的温宿大米米粒发黄,有的甚至已发生霉变。
为让“温宿大米”品牌重新获得消费者的信赖,地、县两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抽调技术鉴定人员,对温宿县大米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了抽检,抽检结果却是合格率100%。质监人员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发生质变的大米的确出自温宿,那么米粒发黄产生霉变的大米是怎样产生的呢?质监部门为此再次组织人员深入大米生产加工企业展开调查。
调查显示,是水分含量超标引起大米发黄霉变。由于今年夏季雨水较多,影响了水稻的生长,与往年相比,温宿县的水稻成熟期整整推迟了近一个月。雨水充足导致采收的稻谷水分较高,入秋以来,气温下降后对水稻的晾晒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大米销售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大米加工企业受到晾晒场地限制和市场需求迫切的双重影响,部分企业将没有完全干燥的稻子加工成米进入市场。大米流入市场后,经销商储存放置大米的环境潮湿或不透风,也是大米变质的一个重要原因。
千年美誉不能毁于一朝,12月7日,地、县两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辖区内的22家大米生产加工企业召开了保护“温宿大米”品牌专项工作会议,就近期消费者投诉“温宿大米”的状况进行通报,商讨保护“温宿大米”金字招牌的对策。会后,各生产企业达成共识:对每一起投诉都要主动积极处理,根据消费者购买到的大米和已经流入市场的大米的实际情况,实施召回或调换,对召回的霉变大米进行销毁,绝对不让“温宿大米”品牌抹黑。
统一标准塑造品牌
温宿大米品质优、口感好,在国内大米市场的品牌含金量也较高,但是,温宿县目前却没有一家企业的大米产品获得中国名牌称号。据了解,目前温宿县有大米加工企业20多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却只有三四家,虽然采用了世界先进的大米加工设备,但规模小、加工量少,在市场上形不成合力。
2006年,占地近40000平米的温宿县金丰源米业落户温宿县托乎拉乡,企业引进了一条日处理水稻150吨的大米加工生产线,具有年生产40000多吨大米的能力,然而由于收购来的水稻远远满足不了生产需求,企业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处于停产状态,该厂年生产大米实际只有27000多吨。温宿县金丰源米业生产的“天山雪”大米在北京、上海、武汉、重庆、青岛、西安、兰州都已经建立起稳定的销售网络,产品常常通过快销渠道就已经销售一空,没有走进内地普通老百姓的餐桌。货源不足,不仅严重影响了该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也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金丰源米业的处境是温宿大米产业的一个真实写照。温宿县大米产业的现状是,生产加工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但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战,形不成规模效应,市场竞争力较弱。增强产业组织化程度,实施统一化、规范化管理是大米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温宿大米”品牌成长的铺路石。
从温宿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了解到,温宿县水稻种植地方标准和技术规程,在2007年就已经通过国家农业标准化验收。为此,该县推广实施了水稻标准化种植,积极引进、推广水稻栽培、水稻育秧、水稻节水、水稻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积极推广应用水稻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质量检测、监督,建立健全产品质量认证和标识制度,从源头抓起。
同时,该县还将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对大米产品实施不定期的质量监督抽查,指导企业采用标准化生产规程,从产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到检验、包装、市场准入等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指导企业按照国家名牌产品的标准生产,以质量创品牌、以宣传塑品牌、以市场闯品牌、以信誉保品牌,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一个具有较高市场知名度的大米品牌,带动“温宿大米”这个区域品牌快速成长,让“品牌兴县、品牌兴企、品牌富农”理想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