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7JT财经新闻网7JT财经新闻网 2月15日,央行发布《2019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中国1月新增贷款32300亿元,创历史新高,预期30000亿元,前值10800亿元;M2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2个百分点。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6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6万亿元。
7JT财经新闻网7JT财经新闻网 点评:
7JT财经新闻网7JT财经新闻网 总体来看,2019年开年信用数据表现不错。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来看,这些数据最大的亮点是信用构成结构的改善,在2018年拖累信用扩张的非标资产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这是最大的亮点。而最大的不确定性则是月增量过于巨大。平稳合理的扩张是最好的结果,过于巨大的扩张有可能会对未来可持续性产生干扰,令市场预期波动。我们预计在未来的2、3月份中,中国信用增速依然有波动的可能,但是大的信用底部就在一季度产生了,这对于二季度的实体经济平稳会产生积极作用。
7JT财经新闻网7JT财经新闻网 社融总量结构改善、增量巨大
7JT财经新闻网7JT财经新闻网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2300亿,同比多增3300亿,创历史单月最高。除非银贷款外,各分项均有不同幅度的多增,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同比多增8000亿,增量仍然由票据融资驱动,票据融资同比多增4813亿。经营机构自身的诉求和监管层相对友好的态度下,高票据贴现量驱动贷款超预期。M2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上月末高0.3%,主要受信贷社融放量和财政存款少增影响。
7JT财经新闻网7JT财经新闻网 1月社融增量为46400亿,同比多增约15600亿,社融存量同比增速由去年12月份的9.80%回升至1月的10.40%。高贷款量、高开票量和良好的债券融资是社融增速回升的主因。从社融增量结构上看,额度充足而需求不旺的情况下,
银行加大开票量,未贴现票据激增3786亿,
信托贷款转正,委托贷款萎缩速度明显放缓,表外融资合计新增3432亿,一改2018年3月份以来的萎缩趋势。企业债融资向好,同比大幅多增3768亿。 去杠杆下的信用紧缩引发前期A股大幅回调
7JT财经新闻网7JT财经新闻网 2018年以来,A股市场从2月份开始一路走低,我们认为,造成
股票市场大幅调整的直接原因,主要就是2018年去杠杆环境下,社融余额同比增速大幅下降和低评级债券信用利差大幅飙升。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战”的不断升级极大的增加了未来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成为了A股下跌的重要催化剂。三季度开始,整体经济去杠杆的节奏有所放缓,但实体融资情况依旧不容乐观,且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渐显、
上市公司业绩加速回落,同时叠加海外市场表现动荡,美股由牛转熊、国际油价一再下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进一步降低,即使在政策利好频出的情况下,A股依旧表现不佳,震荡反复、多次寻底。
7JT财经新闻网7JT财经新闻网 宽信用格局出现,压制股市的两座大山有望移除
7JT财经新闻网7JT财经新闻网 去杠杆政策持续趋严下,2018年社融增速持续探底,信用利差不断上升。信用风险的持续升级,使得2018年实体经济融资普遍比较困难;信用利差的大幅飙升,则带来市场风险偏好的大幅回落。从2018年三季度开始,整体经济去杠杆的节奏有所放缓,政策出现了明显转向,市场普遍预测后续将有可能迎来一个“宽信用”的周期阶段。但实际情况是,此前一段时间内,“宽货币”到“宽信用”的传导依然不畅,实体经济融资环境不容乐观。2018年11月,社融余额累计同比降至10.4%,创2003年以来新低。
7JT财经新闻网7JT财经新闻网 我们认为,此次2019年1月份社融和信贷数据的大幅回升,意味着宽信用的格局已经出现,此前压制市场的两座大山有望移除。展望后市,我们认为A股的春季攻势将进入到第二波,行情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