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3 12:41:21 来源: 财经新闻网
近日,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农险”)与河南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下简称“救助基金”)签署2019年—2021年合作协议。未来3年,救助基金将继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交通事故受害者撑起经济“保护伞”,发挥扶危救困的社会效益。
焦作市民小万是80后,刚升级做爸爸不久,就遭遇一场交通事故住进ICU治疗,机动车肇事方负全责。小万失血性休克、急性肾功能损伤、全身多处骨折,巨额的医疗费用让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了解这一情况后,当地办案交警告知小万家人,可以申请救助基金,并发出“垫付通知书”。救助基金服务站工作人员,在接到“垫付通知书”后,第一时间到医院调查。经审核,小万的情况符合救助基金申请条件,并在抢救结束后,为其垫付尚未结清的抢救费用74900.1元。
救助基金在2016年—2018年3年间,共救助8293人,垫付资金3.34亿元。
政府购买市县全覆盖
“河南省此项基金的使用量居全国前列。”河南省财政厅地方金融处调研员张延安表示,经过公开公正的招投标程序,河南省财政厅委托中原农险具体承办省救助基金垫付的申请受理、审核及资金垫付追偿等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工作。2016年—2018年,中原农险也是该项基金的中标承办方。从2016年起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使基金运行质量显著提高,最近3年的基金使用量是购买服务前5年基金使用总额的7.58倍。
据介绍,救助基金的使用主要针对抢救费用超过交强险责任限额、肇事机动车未参加交强险和机动车肇事后逃逸这三类情况的受害人。这三类交通事故可申领垫付受害人发生意外后72小时内的抢救费用。符合申请条件的,救助基金为受害人提供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或全部抢救费用。其中,抢救费用是由医疗机构提出垫付申请,丧葬费用由受害人亲属提出垫付申请。外省牌照车辆,只要发生在河南省境内的机动车交通事故,抢救治疗医院或殡葬机构在河南省的,符合申请条件也可以申请救助。
作为承办方,中原农险已经铺设覆盖河南省18个地市、108个县市的救助基金服务网络,实现了救助基金政策市县全覆盖。
公益救助资金垫付
据了解,救助基金的来源主要包括:按照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保费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资金;财政预算按照保险公司经营交强险缴纳营业税数额给予的财政补助;对未按照规定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的所有人、管理人的罚款;救助基金孳息;依法向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的资金等。
作为承办方,中原农险经手的救助基金垫付资金逐年提高:2016年垫付3400万元,2017年提高到1亿元左右,2018年垫付1.55亿元。救助基金承担的是一种社会救助功能,具有显著的社会公益性。但它的出发点是“资金垫付”,而不是“资金给予”。同时,救助基金只能对需要提供救助的交通事故受害者提供最低限度的救助,不能大包大揽。
“追偿金额也从2016年的248万元提高到2018年的4488万元,追偿率22.24%。”中原农险副总裁李惠勇表示,垫付追偿水平的大幅提高,保证了基金健康有序运行。这一追偿率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无法追偿的情况,主要是交通肇事逃逸无法找到责任人、受害人经济困难短期内无法偿还等造成。目前,负责追偿业务的中原农险,通过与各地区法院、仲裁机构和律所建立业务关系,实现了快速救助、跨地区业务受理和跨地区业务追偿等。
做美好生活的守护者
目前,中原农险成功打造了一支救助基金政策理论水平扎实,业务技能熟练,汇集临床医学、法律、管理、财务及新闻等相关专业的救助基金员工队伍,可满足全省救助基金垫付案件的集中医疗审核、结算、追偿和宣传等工作需要。并且与省内450多家县级以上医院建立了救助基金救助合作。近3年来,中原农险配合省、市、县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举办宣传活动1500余次,收到受助群众送来锦旗135面,收到感谢信8封,救助基金的社会影响力稳步提升。
中原农险河南分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3年,公司将信守服务承诺,把救助基金这项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与省管理中心一道把河南省道路救助基金打造成有特点、有影响、可持续的优质品牌,争做河南人民美好生活的守护者。
中原农险与河南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达成2019年—2021年合作协议。
(文章来源:中国保险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