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6 23:06:39 来源: 财经新闻网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积极推进,港澳资本投向珠三角,尤其是广州的速度明显加快。
在今年的广州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多位市政协港澳地区委员表示,与港澳经济深度合作,是广州开放型经济建设的独特优势,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港澳资企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应更加重视在穗经营的港澳资企业。
广州市政协香港地区委员李保常在向大会提交的一份发言材料中提到,根据广州工商局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18年11底,广州外商投资企业31168户,同比增长25.69%,其中港澳企业6661户,同比增长34.58%。2018年1~11月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6915户,同比增长96.56%,其中港澳企业1835户,同比增长186.33%。
李保常表示,从上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大湾区建设的展开,广州正迎来新一波的港澳资本投资热潮,因此,广州政府仍然要重视对港澳资本的吸纳融资。
李保常建议,调整现有的穗港官方合作思路,从提升穗港合作机制层次入手,将官方会议性、形式上的部门间合作对接,改为从具体项目引入或输出实际出发,根据自身需要由各部门寻找自身对口部门,建立联系和合作。
广州市政协香港地区常委黄少玉则表示,当前,港企转型升级特别是“二次创业”的需求和压力不断加大。
作为一名在广州投资办厂近30年的港商,黄少玉认为,2018年,人工高、原料涨、招工难,这是目前企业经营难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营商环境、监管体系、担保抵押等原因,中资银行向港企贷款,存在贷款条件、审批程序等环节诸多障碍,无法更有效满足在粤港澳资企业的融资需求,中小企业的港企长期存在融资困难。
黄少玉建议,考虑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南沙自贸片区机制创新为契机,建设港资创业展业新平台。同时,扩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港企融资服务的覆盖。
“还要加大力度引介香港资本,先行先试探索降低港资来穗设立金融机构的资本金限制,降低港资银行、保险、证券以及金融租赁等进入广州的门槛,改善在穗港澳资银行的金融服务效能,提升广州在大湾区金融改革开放度和话语权。”黄少玉说。
李保常还建议,研究建立广州牵头、大湾区各个城市参与的半官方的大湾区贸易发展机构,以推动大湾区整体商事“规则通”、企业服务平台整合互通,实现大湾区市场互补,促进大湾区的人、财、物、信息资源共享,以商业规则改写地缘政治。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