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4 18:34:40 来源: 财经新闻网
“今日提笔,就是想和大家聊一聊我们共同的家乡——赤溪,如何才能建设得更加美丽……我恳请赤溪百姓能把小城镇建设当家事,把赤溪的干部们当亲人。我们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一起拼!目前,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在这关键时刻,希望大家能继续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以东道主的姿态,积极配合,自觉整治,并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放眼未来,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美丽的赤溪可期!美好的生活可期!”
这是前不久浙江省兰溪市赤溪街道党工委书记徐慧斌亲手书写的《致全体赤溪集镇百姓的一封家书》。
讲得深情,是因为干得实在、干得精彩。党的十八大以来,赤溪街道深入认识到,随着社会发展,各项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各类“硬骨头”已越来越难啃。要攻克难题,必须靠一支敢于攻坚克难的“铁军”带领大家干出来。为此,全体赤溪干部始终在路上,“5+2”“白加黑”已成为工作常态,面对工作绝不畏难、绝不怕苦、绝不喊累,为的就是让绿色成为普遍形态,打好保护生态环境这场持久战,全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共建共享“诗画浙江、美好家园”。
更重要的是,赤溪街道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注重“以全局谋一域”,小切口、大格局,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努力实现“由里往外美”,并主动自觉践行创业绩与守政策、现实性与长远性、计划性与规律性的高质量统一。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赤溪街道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按照浙江省省委省政府、兰溪市委市政府要求,立足自身、提高站位、放宽视野,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总结浙江发展的八个优势,提出面向未来发展的八项举措)指引的道路前进,切实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姓高品质生活和“两个高水平”建设注入新动能。
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
赤溪街道地处兰溪西南,毗邻经济技术开发区,330国道穿境而过,素有“毛巾之乡”之美誉。地域面积约27.6平方公里,下辖石龙头、后龚、杨塘三个工作片,共1个社区,11个行政村,总人口1.77万人。
近年来,赤溪街道打出了一套令人瞩目的“高质量发展组合拳”。
——以区位优势为依托的城郊经济态势良好。赤溪街道处于兰溪“一心两翼三带”发展格局的中心带上,“临城、临区、临江、临路”的区位优势明显。现有工业企业145家,其中纺织企业95家,占比近70%;规上企业20家,其中纺织企业13家。2017年各项指标稳中有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6亿元;财政总收入6831万元,其中,地方财政可用资金3127万元;上缴国税、地税3704万元。2018年1~6月国地两税共完成2459.6万元;成功引进2家外贸企业,外贸出口完成2710万元,位列兰溪市第5名;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亿元;外资完成150万元,已100%完成2018全年任务。
——以三让传家为核心的人文特色浓厚。“兰溪何处稻花香,水杉白鹭常满塘”。赤溪街道拥有面积逾500亩的兰溪第一大塘的常满塘,倚塘世代而居的吴氏“三让传家”精神和柳塘村东汉太守杨震“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四知”文化传扬至今,形成了赤溪淳朴的民风;杨塘划龙船特色文化活动,被列入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翠冠梨为代表的城郊休闲农业发展迅速。赤溪翠冠梨先后荣获原农业部无公害水果,浙江省、金华市精品水果金奖等称号,以翠冠梨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发展迅速,目前拥有常满塘千亩荷花园及兰溪市最大的小龙虾兰江蟹养殖基地和食用菌菇生产基地。农旅、渔旅结合的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已初显规模。
——以雅致赤溪为目标的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推进。2017年,赤溪街道拆除违法建筑14.30万平方米,三改面积17.10万平方米。整治35个排污(水)口、16个劣V类水体,清淤10.24万立方米。2018年,赤溪街道紧紧围绕“荷花小镇、雅致赤溪”的发展定位,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整治、高品位建设”的总体思路,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一心两轴五区”(公园、横/纵轴、迎宾区、形象区、商业风貌区、老街风貌区、工业风貌区)为依托,以荷花元素为特色,打造兰溪乡村振兴的示范街区、宜居宜游的荷花小镇——“江南赤溪·荷花镜里”。总投资5674万元,实施28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包括停车场、公厕、强弱电入地、道路改造、大遣塘生态修复、入镇口景观、立面改造等工程,为建设“雅致赤溪”打下坚实基础。
擦亮荷花文化节大品牌
荷藕相约,美丽赤溪。连续三届荷花文化节的成功举办,让赤溪街道常满塘荷花名声鹊起,扬名周边县市。新一届赤溪街道班子和衷共济,开拓创新,业绩与荷花媲美。
——加大农业投入,拓展第一产业。2017年以来,赤溪街道已有效投资5000多万元,农作物播种面积达2476公顷,粮食播种面积达1529公顷,粮食总产量近万吨。养殖大户在柳塘村开辟了兰江蟹试验基地130亩,因土质肥沃,水源充足,输排水渠道设施完善,第一批蟹种16000只,蟹膏厚甜,肉质鲜美,喜获丰收,已经初步实现了渔业转型升级。
——工业稳步推进,二产节节攀升。据统计,2017年,赤溪街道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4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5%;双百工程1.54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8.5%;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6.3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30%;规上企业新产品产值15.5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25%;浙商回归2.46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2%;全年帮助企业申报对接两化融合项目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个,创新性产品2个,省级工业新产品6个,科技型示范企业1个。
——招商招才,招商引智。赤溪街道多层面对接旅游发展人才,广泛引进小城镇建设规划人才,为荷花小镇雅致赤溪建设精心谋划,强势拓展。
——综合治理,全面见效。2017年以来,赤溪街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共24个项目,大部分项目开工建设,成效显著。“三改一拆”强势推进,拆除违法建筑14.3万平方米,三改面积17.1万平方米。“五水共治”业绩凸显。整治35个排污(水)口、16个劣V类水体,清淤10.24万方。发起“秋季风暴”、“冬季风暴”等专项行动,赤溪街道尽心尽力消除脏乱差,营造优美舒适人居环境。
——倡导文化,增添底蕴。赤溪街道村落文化礼堂建设有序推进,新建后龚、常满塘、上下汤、王铁店等5个村文化礼堂。各村文化活动轮番举办,几乎月月有主题,季季有重点,年年有新意。赤溪街道与辖区各村联手,先后开展元旦迎新象棋大赛、学雷锋倡新风等系列文化活动,举办好孝家风、人生箴言等讲座。
——建设城市后花园,打造休闲旅游地。浙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萌发地,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浙江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把全省作为一个大花园来打造,推动浙江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奋力谱写“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为此,赤溪街道充分发挥生态旅游、民俗风情特色优势,挖掘荷花特色文化,做大荷莲产业,以荷会友,以荷招商,以荷兴业,荷花文化风生水起。与此同时,四大文化一大产业,即清廉文化、养生文化、禅文化、艺术文化与荷花产业相结合。荷花文化节系列活动高潮迭起,草根文艺演出、知名书法家书画创作、旗袍秀、茶道表演、水枪夺宝、美食大赛等活动,各具内涵,各透亮点。
——常满塘,花满塘。赤溪街道西陲的常满塘村,区域面积2.15平方公里,总400余户近1300人。村落世居吴姓,元代从开化迁居,称为兰溪甘棠延陵吴氏。根据省景区村创建要求,常满塘村修建荷花园区道路,建成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设置景区游览图,修缮市级文保“世德堂”。常满塘村景观建设围绕水杉、荷花、池塘,打造观鹭桥、独钓岛、三让长廊、牧童骑牛、先祖像等景点,3A级景区村创建尘埃落定。
“荷花永远亭亭玉立,美丽建设坚定不移。”徐慧斌表示,赤溪街道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把辖区建设得更有风采,更有文化内涵,更有感召元素。
(文章来源:中国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