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9 22:36:52 来源: 财经新闻网
从1978年12月18日至今,四十年改革开放让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就举世瞩目。在沧桑巨变的背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足之处同样值得重视,且应成为未来致力的方向。
在12月18日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称,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围绕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社会主要矛盾。
的确,不平衡、不充分正是中国近几十年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区域发展、城乡发展及经济与生态发展的不平衡,以人均GDP最高的5个省份和最低的5个省份平均水平相比,差别巨大,且近两三年出现再度扩大的势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2.71,仍然较大,且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差距明显;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城市99个,仅占29.3%。
“不充分”则主要指发展不足、潜力释放不够、发展中还有很多短板等问题。具体包括市场竞争不充分,市场准入还存在不必要不公平限制,行政性垄断、所有制歧视时有发生;效率发挥不充分,资本投资效率逐年降低,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仅为美国的43%左右;有效供给不充分,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但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供给能力跟不上;动力转换不充分,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新旧产业融合不断加快,但创新驱动增长格局尚未真正形成。
这些问题的存在,有些是发展过程中有所偏重造成的,有些则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比如发展的不平衡,主要因为此前偏向于效率,而对公平没那么看重;而产品、服务跟不上消费升级以及创新驱动尚未形成,则需要不断提升发展水平。
可以说,如何解决当下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正是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发展应该致力的方向。从宏观层面而言,正如习近平讲话中所强调的: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具体到某一个重点方面,也需要有针对性地应对。如对于平衡区域发展,上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提出未来我国将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对于平衡城乡发展,则于近日先后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精准扶贫列为三大攻坚战之一。
而针对发展不充分,尤其是随着经济“低垂的果实”已基本摘完,中国经济也进入了从汗水经济到智慧经济的下半场,当下急需为创新驱动提供优良环境,以激活市场化活力和企业家精神,因为这两者是创新最需要的。
比如至为重要的营商环境,应对各类所有制经济一视同仁,通过竞争中性原则,明确可依、一视同仁的法治规则管理市场,构建公平公正法治的营商环境。同时,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幅减少政府不必要的干预,调动市场主体尤其是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认识到问题,解决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仅能让中国经济行稳致远,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