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9 21:54:02 来源: 财经新闻网
政策不断加码,业态持续创新,便民商业成为2018年北京商业最活跃的领域。12月19日,北京市商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全市共建设提升七项基本便民商业网点1529个,已超额完成市政府确定的为民办实事任务(1400个)。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共有蔬菜零售、便利店等七项基本便民商业网点约4.6万个,其中连锁网点约1.8万个,城六区已经实现七项基本便民商业服务功能社区全覆盖。
蔬菜网点超半数
便民商业网点配备蔬菜零售功能逐渐成为“硬指标”。数据显示,在2018年建设提升的1529个七项基本便民商业网点中,拥有蔬菜零售功能的网点667个(其中独立蔬菜零售网点549个)、便利店468个、早餐173个、家政等其它网点共339个。667个蔬菜网点,相当于每天有将近2家蔬菜网点出现或者被改造提升。蔬菜刚需和高频的消费特点,使得蔬菜网点建设成为过去一年最被瞩目的一项便民生活服务业。
根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全市已有菜市场、菜店、生鲜超市、便利店搭载、蔬菜直通车、智能售菜柜等各类蔬菜零售网点8500个,已经有2400多个社区具备两个以上蔬菜零售网点。今年出台的《北京市街区商业生态配置指标指导意见》,从设施规模和业态配置两个维度提出了街区商业配置指标,其中对蔬菜网点提出了千人50平米、每个社区两个、十分钟生活圈内有蔬菜网点的配置标准。
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今年底前,市、区商务部门将继续加大蔬菜网点建设力度,以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社区菜市场、菜店、生鲜超市、综合超市搭载、便利店搭载、邮局搭载、社区蔬菜直通车、箱式售菜点、无人货柜等多种形式蔬菜零售终端,按照“五个一批”,即规划配置一批,在疏整促专项行动中改造提升一批,利用疏解腾退空间补上一批,安排国有商业设施发展一批,运用政策手段扶持一批,有针对性抓紧补齐社区蔬菜网点不足,力争年内实现原则上每个社区两个蔬菜网点的目标。
虽然同样是便利店搭载蔬菜,各个品牌也有差异化的做法。好邻居约有五六十家门店属于社区便利店,相比其他同样做生鲜的便利店,好邻居生鲜商品具有差异化,“果蔬、肉蛋的商品,会比711、罗森多一点,更丰富一点,711卖的都是净菜,我们可能大路货会多一点。”好邻居副总经理毕震表示,好邻居店内的生鲜商品会更做的更深更透,品相数更多,比如在有条件的门店设置了散装称重蔬菜水果,在面积较大的门店,肉蛋蔬果、冷冻商品大概在200个以上,可以贡献40%左右的销售额。
利好政策频出
在深度经营生鲜商品的同时,好邻居便利店正在申请便利店出售乙类非处方药的资格。今年10月,北京市商务局联合市发改委、财政局、城管委、工商局、食药局、公安局消防局六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便利店发展的若干措施》,宣布连锁便利店可按有关标准申请零售经营乙类处方药,申请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的可由企业总部统一配备质量管理人员。12月1日,朝阳区食药监局将北京地区首张面向便利店的《药品经营许可证》授发给了京客隆京捷生鲜东大桥店。毕震透露,综合考虑门店面积和申请条件,好邻居初步将旗下20家门店申请了药品出售资格。
在过去一年,便民业态的利好政策数量之多达到了史上之最。在选址方面,开放了公共服务单位所属空间资源,如学校、体育场馆、医院、公园、地铁、今后将逐步改进准入登记。地下空间也被用来作为便民网点建设的选址参考,《利用地下空间补充完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的指导意见》明确表示,各区将对地下空间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可供利用的地下空间资源工作台账,明确位置、规模、产权、建筑结构、规划用途、联系人等。未来将向社会公布可供利用的地下空间资源信息并及时更新,采取多种方式将地下空间向商业企业进行宣传推介,组织企业对地下空间进行实地考察,搭建资源对接平台,做好供需衔接。
在证照办理方面,便利店、家政、洗染等生活性服务业品牌连锁企业“一区一照”注册登记,相关证照办理时长较之前又缩短一周;取消300平米以下便利店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后,便利店开店办证前时间平均缩短了20天,店均租金成本下降3.3万元。
创新的便民业态,如无人便利店、智能菜柜等也首次得到管理层面的认可,在便民服务设施空间条件不足的社区内,设置符合规范的厢式智能便利设施,同时鼓励厢式智能便利设施搭载蔬菜零售、早餐等服务功能。
虽然政策从各方面支持便民网点的建设,但在追求数量的同时也严格控制质量,《北京市基本便民商业网点核验工作要求(试行)》和《2018年蔬菜零售网点(新模式新业态)核验(抽查)标准》,进一步明确了便民商业网点建设情况报送流程和核验标准,完善了其跟踪核验机制,对建设提升的网点进行“回头看”,动态了解运行状态,开展有针对性的补建工作。
便民业态创新
在便利店+蔬菜,邮局+蔬菜之后,水果超市果多美也开始出售蔬菜,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目前果多美有二三十家大店引入了蔬菜,果多美的蔬菜全部由联营商进行运营,品类和价格也由联营商决定,“但我们对联营商也有要求,既要保品质又要便宜,基本上价格要比农贸市场还要低30%”。果多美总经理张云根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
七项基本便民商业网点现在越来越多的以“抱团”的形式出现。今年年初,顺天府府右街店在入口处设置了图书角和休息区域供周边消费者使用,同时该店还引入了美容美发、餐饮、扦边儿、复印、洗衣等八项便民服务。刚刚开业的超市发四道口社区E中心不仅有生鲜超市,还融入了修配钥匙、自助洗衣洗鞋柜、自助回收手机和塑料等社区服务,全天24小时提供书吧阅读区、自助照片文件打印、自助果蔬售卖,这些创新混搭业态的便民网点不仅为周边居民带来了生活的便利,甚至成为网红打卡地。
据市商务局不完全统计,2018年累计创新推动建设82个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和200余个社区商业“E中心”的建设,支持一批规范化连锁网点搭载蔬菜零售、早餐、快递、收衣等便民服务功能,鼓励发展“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充分利用社区空间,累计推动建设社区微菜市场、无人超市、蔬菜直通车、箱式货柜等移动便民服务网点700多个。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