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8 13:21:54 来源: 财经新闻网
凭借一包零售价5毛钱的辣条起家,一年卖出12亿,市值超过500亿,并且强势登陆美国,同款产品卖出国内10倍的价格,一举登上美国奢侈食品榜——没错,就是你手里那包卫龙辣条。
然而已经成为网红的卫龙野心不止于此,如今要向资本市场伸出双手了。
看着自己手里拿着的一袋卫龙辣条,有没有突然觉得它高大上了许多?
曾经5毛钱一袋的油腻辣条,如今将市值成功“撩”到了500亿,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近日,有消息传出,卫龙辣条正在谋求赴港上市。
起初,我是不相信的……
但后来看到了卫龙在此之前做的一系列动作,我开始有些信了。
股权早已变更,为上市铺路
凡事有因才有果,之所以会传出卫龙意欲上市的消息,还得追溯到其近年来频繁的股权变动。
天眼查和工商信息显示,2013年至2016年,卫龙创始人刘卫平持有平平食品60%的股份、刘福平持有40%的股份。
2017年9月,平平食品进行了工商变更,刘卫平和刘福平退出,漯河市卫龙商贸有限公司持有平平食品100%股权,实缴出资3000万元。
而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卫龙商贸从投资人到公司类型和注册资本都进行了多次工商变更,如今,卫龙商贸的控股股东和和食品由一家香港企业和和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而股权穿刺后,平平食品的股东为两家公司——和和控股有限公司(唯一的董事是刘卫平)、易丰资本有限公司,两者注册地都在英属维京群岛。
有媒体报道称,平平食品变更股权,或是为境外上市铺路,公司目前的股权结构与使用红筹上市模式的境内公司颇为相似。并且,卫龙辣条已经与券商团队接触了一段时间,目前最有可能的上市地点是香港。
究竟谁给你的勇气让你如此“猖狂”
果敢的决心
要说卫龙的故事,要追溯至1999年,至今为止已经有19年的历史。
1999年,主产酱干的湖南平江,面临着因生产原材料大豆价格疯涨而引发的行业危机。为了降低成本,当地酱干作坊的老师傅们联合研发了一种面筋小食品,也就是如今的辣条。
而这使得刘卫平看到了商机。
他带着辣条配方,跑到了大麦原材料获取便利的河南漯河开厂。
那是儿时的记忆和味道,一袋辣条成为多少中小学生课桌里必备零食,凭借这股“辣条风”,刘卫平实现了原始资本积累。
2001年刘卫平开了名为“平平”的辣条加工厂,并注册了“卫龙”商标,并把赚到的钱全部投入到生产车间的改造。
2003年,由于敬仰偶像成龙,刘卫平将自己的品牌正式命名叫“卫龙”。
从此卫龙横空出世,步入江湖。
2004年刘卫平更是一口气投入几百万,咬牙从欧洲买到一条价格不菲的生产线,并把包装机从半自动变为全自动。
然而,2005年平江面筋厂非法添加霉克星事件的黑作坊丑闻使得辣条企业从2000家骤减为500家。
现在看来那时候的刘卫平大概有预知未来的超能力,卫龙并没有在丑闻中一蹶不振,而是在2008年卷土重来。
当然,这些离500亿市值还远远不够。
品牌的重视
刘卫平还是一个很看重品牌营销的人。尽管“卫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辣条”开创者,但提起“辣条”,消费者能够在第一时间想到“卫龙”。说起“卫龙”,联想到的便是“辣条”。“卫龙”等于“辣条”,“辣条”等于“卫龙”。在消费者的顺等认知下,“卫龙”便是“辣条”品类的开创者。
要知道真正意义上的开创者和消费者认知当中的开创者完全是两码事,唯有占领心智,成为认知当中的第一名才具有价值。
卫龙的销售团队不仅满足于当时仅有的中小学校单一销售渠道,开始疯狂地进行地推,从家乐福、沃尔玛为主的大型商超,到24小时便利连锁超市,学校及社区市场及小型便利店,卫龙各个网点的销售人员进行了全渠道的推广销售,全国性的经销商网络很快建立,“卫龙”商标成为了“辣条”品类的第一品牌。
危机公关的意识
然而,福祸相依从来不是一句空话,当某一品类食品被曝丑闻以后,哪怕你的品牌再响,也同样会被消费者厌弃。
这时候的刘卫平有了危机公关的意识。
卫龙不仅一次地邀请过一线品牌明星代言广告,从赵薇到杨幂再到文章,一次次的广告代言并未给卫龙带来太多的品牌效应。刘卫平审时度势,采用公关传播手段开启了卫龙的全新品牌路径。
他认为,仅靠名人效应是很难重新再拉高辣条形象的,于是决定从源头解决问题:信任。他认为提高顾客信任感的方法是做到公开透明。
于是他通过邀请专业摄影团队拍摄公司流水线与车间,并结合网络直播形式改善品牌形象,效果显著:摄影团队的摄影师随手拍了照片发微博,18小时内上了100W+的阅读量;网络直播一个月,每日观众多达20万;日销量暴增10几倍。。。。。。
(2015-2016年公关事件)
从自黑“官网”、牵手暴漫、微博段子手炒作、天猫网站发货事件、苹果风、再到“国际奢侈品”,卫龙一路走来,公关事件不断,卫龙秉持着不辣眼不罢休的无厘头精神,与网上年轻人愉快地玩耍着。受众也一再被吸引,主动参与到卫龙辣条的公关传播中,根本停不下来。
仅2016年7月,暴走漫画的张全蛋走入卫龙直播,当天便有20万人次进入直播间参与互动。
一系列公关动作下来,卫龙不仅收获了满满的人气,更顺势打入美国奢侈食品榜,一举将辣条打造成为爆红产品,一年卖出12亿,企业市值高达500亿。
抓住机遇的能力
除此之外,当然还要抱住电商的大腿。刘卫平这一路走下来,眼光和战略部署不能说未卜先知,但也绝不像很多企业一样后知后觉,他总是能恰当地抓住机遇。
跟宜家创始人摇摆不定十年走向衰落才进入电商不同,刘卫平进入电商的决心很坚定。2014年的时候,他迅速带领团队入驻天猫、京东、1号店等电商平台,就此拉开线上销售的帷幕。
同时,卫龙还很会蹭热点。
卫龙会根据不同时期的热点来做各类营销,比如端午节推出辣条粽子。
图:来源网络
更可怕的是跨界手游植入卫龙辣条广告。
论营销,刘卫平真的很6。
能将一袋5毛钱的辣条做到如此极致,也不得不叫人佩服。
最后,说回正题,很多业内人士对于一哥卫龙上市也给出了不同看法。
其中一位便指出:“平平食品谋求更大发展,就需要在做好辣条品类的同时,开发更多新品,这就需要大量的投入。”
东兴证券消费组首席分析师刘畅表示,虽然卫龙的产品升级做得很好,但产品的景气度可能会随着时间下滑,此类消费品的消费人群也在萎缩。在这样的情形下,公司居安思危,想要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行某种扩张或转型,并不令人意外。
在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看来,虽然卫龙对辣条的爆款起到了推动作用,但除了营销外并没有其它任何技术创新,而卫龙谋求上市,主要是为了在公开市场进行融资。
不多说了,我要去吃一包卫龙压压惊。
(文章来源:企业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