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
证券12月11日公告董事会决议,拟对中信
证券国际增资9.16亿美元,增资金额甚至超过了2017年度中信
证券的境外营收规模。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9家券商通过向境外子公司增资或收购境外公司股份的方式加码布局境外业务。而此前,如中信
证券等曾以借款方式向中信
证券国际等境外分支提供经营及业务所需的资金支持,此番增资主要系“借款转股本”。
xSH财经新闻网xSH财经新闻网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算上中信
证券,今年以来共有8家券商向境外分支增资,另有1家券商收购境外公司股份。具体包括:中国银河
证券以1.67亿新加坡元收购新加坡
证券公司联昌
证券50%股权;山西
证券对山证国际增资5亿港元;东兴
证券全资子公司东兴
证券(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向其控股子公司东兴
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增资6亿港元;方正
证券对方正香港金控增资5亿元;广发
证券向全资子公司广发控股(香港)增资52.37亿港元;东吴
证券出资3750万新加坡元对东吴
证券中新(新加坡)公司增资;西南
证券向全资子公司西证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增资20亿港元;国信
证券向国信香港增加注册资本不超过10亿港元。
xSH财经新闻网xSH财经新闻网 与此同时,今年还有多家券商取得了跨境业务资格。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国泰君安、华泰
证券、广发
证券、中金公司、中信
证券、招商
证券、中国银河
证券、中信建投等8家券商就试点开展跨境业务取得了证监会的无异议函。
xSH财经新闻网xSH财经新闻网 “一些券商在上规模后需要突破业务瓶颈,直接去与国际机构竞争。”川财
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扩展境外业务是打通了“双向渠道”。
xSH财经新闻网xSH财经新闻网 有非银分析师指出,券商重视境外业务的拓展,也与境内传统业务增速放缓有关,券商的传统经纪业务等通道类业务目前基本都进入了瓶颈期。在A股市场震荡下行,成交量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券商业绩也始终承压。相比之下,国际业务对券商母公司营收的贡献度则在持续上升。
xSH财经新闻网xSH财经新闻网 中国银河
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刘锋分析道,券商布局境外业务是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资产配置的国际化已成常态,企业对跨境投融资的需求也逐渐增多。因此,券商有必要积极发展跨境业务以满足客户需求。
xSH财经新闻网xSH财经新闻网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2017年境外营收规模排名前五的券商分别为中信
证券、海通
证券、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及华泰
证券。虽然境外营收较2016年缩减30.95%,但中信
证券去年仍以56.2亿元的境外营收规模排名行业第一,海通
证券紧随其后,去年境外业务营收达48.73亿元,这两大龙头的境外业务收入占比都在15%上下。
xSH财经新闻网xSH财经新闻网 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券商中境外业务收入占比最高的是海通
证券,达19%,较去年同期提高了4个百分点。再看中信
证券,今年上半年,其境外客户代理买卖
证券款余额为413亿元,增幅达140%。中信
证券表示,旗下中信里昂
证券已成为亚太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后续拟通过企业融资、资产管理、固定收益等业务推动盈利多元化。
xSH财经新闻网xSH财经新闻网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境外业务发展已关乎分类评级,使券商更有动力去拓展境外业务。根据《
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2017修订)》,
证券公司上一年度境外子公司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40%、30%、20%的,且营业收入位于行业中位数以上的,可分别加4分、3分、2分。
xSH财经新闻网xSH财经新闻网 (文章来源:上海
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