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0 21:43:09 来源: 财经新闻网
12月10日,由中国旅游研究院和中国旅游协会联合主办的“2018旅游集团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杭州市商贸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晓亮在演讲中指出,在当前情况下,文旅目的地建设仍面临六大痛点,包括过度商业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营销过度依赖第三方、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游客满意度低以及创新成本高等。
困扰:文旅目的地建设面临六大痛点
陆晓亮表示,在文旅融合的时代,作为旅游目的地开发、建设和运营者,既憧憬又焦虑。憧憬的是,在可预见的将来,文旅产业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焦虑的是,文旅目的地建设仍存在许多问题。
他指出,在当前情况下,文旅目的地建设面临六大痛点:一是较高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二是过度商业化,公益性项目不足且运营绩效偏低;三是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四是营销依赖第三方, 丧失经营主导权;五是目的地三要素“游客、服务提供者、场景”满意度普遍较低;六是“颗粒度”竞争时代用户易流失,创新成本高。
“消费新生代的崛起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催生了文旅产业发展越来越细分化,企业面临越来越高的创新成本。我们看到,虽然新的旅游线路不断增加,但单条线路的游客数却在下降。如果不在细分领域持续保持创新,就难以适应如今消费需求变化迅速、产品快速迭代的互联网时代特征,将面临不可逆的用户流失。”陆晓亮说。
对此,陆晓亮认为,企业应主动进入“颗粒度”竞争时代,借助“生产要素精细化”和“游客偏好数据化”,实现“产品开发精准化”,从而在某一个细分领域打造高辨识度的内容和品牌。
陆晓亮介绍,“颗粒度”竞争体现在技术工具、产品研发、游客画像等方面,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匹配到消费者的兴趣点并提供对的产品,是文旅企业永恒的课题。
“文旅行业越来越细分,这意味着企业要从根本上抛弃过去一味做大的惯性,转而向做深、做透、做精准转化。”陆晓亮表示。
同时,陆晓亮提到,在文旅融合的时代,传统旅企应该向互联网企业学习平台化发展思维。在运营方式上,通过平台形成圈层,运营社群,以孵化、扶持、资源倾斜等方式,促使优秀的文旅产品开发者参与创新、主导创新,吸引优秀的意见领袖加入,打造更好的体验,以多维共赢的思维方式,让文旅目的地产品和体验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准。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陆晓亮建议,要像保护著作权一样,去保护旅游服务行业原创产品和服务的知识产权,否则极易造成整个行业原创精神被磨灭,从而带来产品同质化、体验单一化等行业问题。
破题:提出“未来旅游目的地”概念
为突破行业痛点,陆晓亮及其团队在不断进行新的尝试。
据了解,2017年10月,杭州市商贸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未来旅游目的地”战略合作协议,联合阿里云、飞猪、IOT事业群、人工智能实验室等阿里内部生态资源,旨在通过多维度的合作,全面赋能旅游目的地体验和管理运营。其中,西溪天堂项目则是“未来旅游目的地”概念的初次实践。
资料显示,西溪天堂位于杭州西溪湿地东南角,占地面积26.26公顷,建筑总面积30万平方米(其中地上15.6万平方米),由一馆(中国湿地博物馆)、一中心(旅游公共服务中心)、六酒店(悦榕庄酒店、喜来登酒店、悦椿酒店、西轩酒店、布鲁克酒店和国际青年旅舍)组成。该项目总投资30.5亿元,是杭州“城市有机更新”和旅游业发展的新突破,同时也是国际旅游综合体的样板和示范。
据陆晓亮介绍,目前西溪天堂项目已经取得了一些实质性进展,包括建设“西溪智慧大脑”,收集游客数据并实现精准营销,赋能酒店等各业态提升宾客满意度;开发基于高德数据地图的智慧导览,并在导览上实现第一次植入式IP运营活动;接入阿里云智慧园区物联网平台,启动智能路灯、智能抄表、智能安防、智能停车等应用;启用智慧票务等。
“我们在酒店启用了刷脸入住、人工智能语音管家等功能。随着智能机器人在行业的应用,我们希望能将服务员从繁琐的机械性工作中真正解放出来,给客人提供更高层次的情感交流服务。”陆晓亮表示。
陆晓亮称,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希望未来重构“游客、服务提供者、场景”三要素,使包括酒店在内的文旅目的地运营商获得更多的经营主导空间,重塑与OTA(在线旅行社)之间的良性关系。“这样以来,未来行业就没有线上线下之分了,只有品牌和体验之别。”
中新经纬客户端了解到,在西溪天堂国际旅游综合体的引领效应下,舟山嵊泗花鸟岛、衢州鹿鸣半岛等项目目前也在积极推进中。
“未来,我们将持续运用这些数字技术、智能技术,探讨解决行业问题、提升客人体验的方法。”陆晓亮表示。
(文章来源:中新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