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3 22:01:53 来源: 财经新闻网
我国充电桩加速建设,但增速仍落后于汽车保有量增长,车桩配比缺口巨大。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已建成私人类充电桩32.05万个,公共类充电桩27.18万个,其中公共桩22.25万个,专用桩4.93万个。相较于2015年底的4.95万个公共类充电桩,近2年以来我国公共桩已增长4.5倍,保有量位居世界首位,充电桩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在过去几年充电桩加快建设的同时,行业发展也面临一些痛点,具体表现就是:技术标准不统一,汽车动力电池和充电设备等关键技术差异较大,不同技术方案对应的充电需求存在较大差异,认识上的不统一加大了充电设备营运难度。另外,服务标准不统一,支付方式不能通用,例如充电卡、微信支付等不能在营运商之间通用,营运商收费标准不一。
如果将充电桩保有量视作充电供给、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视作需求来看,目前我国的充电设施供需仍严重失衡,公共车桩比持续扩大。2013年以来,除了2016年充电桩建设出现爆发式增长以外,历年的充电桩保有量增速都显著低于新能源车保有量的增速,公共充电桩的数量增长远远不及汽车保有量的增长。截至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170万辆,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为21.39万个,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公共充电桩的比值约为8:1;考虑私人充电桩后的电桩总体保有量为44.57万个,车桩比也仅为3.8:1。
2015年发改委就提出,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为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要,届时需要建成480万个分散式充电桩,按照发展指南的规划,汽车和车桩的比值应接近1:1,相较于目前的车桩比缺口,未来还有很大的充电桩建设空间。
目前,行业正在由建桩向运营倾斜,电桩利用率攀升,运营前景持续向好。充电桩产业链中硬件利润率呈现下滑趋势,而运营自2014年以来,逐渐形成了多种运营主体并存的格局,但运营商集中度非常高。目前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公共桩的充电量和使用率已大幅提升,预计2018年全年充电量可达30亿度,单桩日均充电时间已接近一小时,扭亏在即,长期行业弹性可期。
从电桩的建设结构来看,目前我国的直流快充桩建设进程仍然有待加速。私人桩通常是交流慢充桩,以方便夜间利用波谷时段节约充电成本,其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公共充电桩的需求通常是直流快充桩,以节约充电时间,充电功率大,建设成本较高。交流桩占比仍然较大,反映了行业在前期布局中注重成本控制和电桩数量堆积的特点;直流桩占比迅速提升,体现了随着盈利模式逐渐清晰,新建充电桩已愈发适应市场对快速充电的需求。尽管电桩的建设趋势向好,但目前的直流快充桩占比仍然不高,公共快充桩保有量不足,这也是电桩利用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制约新能源车推广的重要因素,运营车与公共快充桩的比值同样在扩大,随着公共充电桩的利用效率的上升,运营企业将会逐步受益。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