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青鸾传媒 新三板

成都:聚力乡村旅游 推动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2018-10-30 17:24:45 来源: 财经新闻网 作者:佚名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促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成都于20世纪80年代率先于全国发展乡村旅游。近年来,成都围绕建设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旅游名城”的发展目标,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成都市乡村旅游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近日,国家发改委在成都市组织召开了全国乡村旅游经验交现场流会。国家发改委周晓飞副秘书长出席会议并作了主旨讲话,有关省(区市)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开发银行、中国旅游集团等单位,乡村旅游发展较好的有关省、市、县、乡、村及企业代表,以及委社会司、政研室、综合司、农经司共80余人参加会议。Ml3财经新闻网

  成都市政府副市长王平江在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交流现场会发表讲话Ml3财经新闻网

  成都聚力乡村旅游 ,推动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 Ml3财经新闻网

  一、成都市乡村旅游概况 Ml3财经新闻网

  (一)资源禀赋得天独厚Ml3财经新闻网

  成都地处川西平原腹地,幅员面积1.43万平方公里,气候条件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常青;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4500多年城市文明史和2300多年建城史,有着青城山—都江堰、金沙遗址、武侯祠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蜀绣、川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生态环境优良,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8.7%,是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生态栖息地。Ml3财经新闻网

  (二)发展态势积极向好Ml3财经新闻网

  2016年11月,成都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目前,全市共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8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乡村田园类)55个,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4个,省级示范县(镇、村)、示范基地、度假区68个;以及星级农家乐及乡村酒店422家。2017年,全市乡村旅游累计接待人数1.08亿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327.6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5.69%、25.55%。Ml3财经新闻网

  (三)主要模式Ml3财经新闻网

  成都市乡村旅游经历了自主发展、规模发展、规范发展、提升发展等四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以锦江区三圣花乡为代表的“都市休闲农业”模式、以郫都区妈妈农庄为代表的“体验式农业”模式、以崇州市道明竹艺村为代表的“农业+文创”模式以及以大邑安仁古镇为代表的“农商文旅体融合”四种主要发展模式。Ml3财经新闻网

  二、成都市乡村旅游主要做法和经验Ml3财经新闻网

  近年来,成都市深入贯彻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围绕建设“世界乡村旅游目的地”目标,建立政府搭台、多元参与、产业融合、品牌支撑的发展机制,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化、品质化、多元化、品牌化和专业化发展,形成乡村旅游发展新态势。Ml3财经新闻网

  (一)加强政策支持,实现乡村旅游发展可持续化Ml3财经新闻网

  围绕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成都市以规划为引领,编制《成都市旅游发展2025规划》、《成都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世界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制定地方性法规,颁布《成都市旅游业促进条例》,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建设以及乡村旅游业态转型升级进行总体规定。出台了《成都市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指导意见》,指导和推进成都市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地区,实施《成都市乡村旅游“四改一提升”技术导则》等标准、规范,助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Ml3财经新闻网

  (二)完善乡村设施配套,推进消费场景品质化Ml3财经新闻网

  1、实施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成都市在加强对生态本底保护的基础上,大力实施百村容貌整治和“百镇千村”景观化建设,着力改善农村旅游配套设施条件。2017年,全市投入4亿元用于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投入8000万元实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今年还将继续投入4亿元用于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投入1.3亿元用于实施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示范创新项目建设;启动实施了农村四好公路建设,规划到2022年投资54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00公里,推动乡村全域景观化。Ml3财经新闻网

  2、构建全域慢行绿道体系。成都市顺应城市、自然、人文等相互融合、有机更新的聚居形态,以“一轴两山三环七带”为骨架,启动建设天府绿道体系,计划到2022年投入500亿元建成绿道5000公里,到2035年建成1.69万公里的世界城市最长绿道体系,构建“城园一体、绿轴串联”的生态绿网体系,承载生态景观、慢行交通、休闲游览、文化创意、体育运动等功能,为全域旅游打通每一条发展脉络,触及每一个发展末梢。Ml3财经新闻网

  3、打造彰显天府特色的川西林盘。成都市坚持以绿色田园为本底,以天府文化为内核,启动实施以“整田、护林、理水、改院”等为主要内容的川西林盘整理、保护和修复工程,计划到2022年投资20亿元完成1000 个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打造一批精品林盘景区,形成林在田中、院在林中的新型林盘聚落体系,努力使川西林盘成为乡村旅游田园景观的璀璨明珠。Ml3财经新闻网

  (三)转变发展模式,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多元化Ml3财经新闻网

  1、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成都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激发市场动力与活力,促进多元化供给与多样化需求有效对接,通过深挖文化内涵,将乡村旅游要素由观光为主向商贸、文创、休闲、体验和度假转变,乡村旅游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如鼓励发展特色主题乡村旅游品牌,打造了新都花香果居龙泽园、简阳盛地农庄等一批特色休闲农庄。因地制宜,改造利用乡村闲置资源,开发了温江淼兮帐篷客酒店、崇州凡朴生活等特色民宿。借助新农村建设,依托乡村特色文脉和遗址遗迹,引入艺术家和时尚精英等“新村民”参与创意开发和经营,打造了蒲江明月国际陶艺村、邛崃“十方窑”遗址公园等特色村落。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景区化建设标准,依托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资源,形成了龙泉驿洛带古镇、崇州街子古镇等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Ml3财经新闻网

  2、促进社会多元参与。积极支持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等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和培育乡村旅游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目前成都市乡村旅游合作社已有1165家。探索“公司+设计师联盟+集体经济组织+协会”等多种经营模式。Ml3财经新闻网

  3、创新乡村旅游投融资模式。加强政府财政性资金支持和引导,仅2017年安排近4000万元旅游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乡村旅游的项目建设、宣传营销及品牌打造等。2018年新设立百亿级别文创基金—成都市文创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采用“母基金+子基金群”架构,助力乡村旅游,用文化创意赋能乡村旅游,并促进农商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面向小微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的金融产品,支持银行发行金融债券用于小微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贷款。积极引导村民将农地、宅基地等以入股、出租等形式参与乡村旅游。Ml3财经新闻网

  (四)深挖旅游资源,推动乡村旅游品牌化Ml3财经新闻网

  1、打造乡村旅游精品。遵循乡村旅游市场大众化、散客化、个性化、度假化的发展趋势,根据不同客源市场需求包装策划旅游产品,突出旅游主题。推出赏花(春)、避暑(夏)、养生(秋)、玩雪(冬)四季特色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每年推出20条主题乡村旅游线路。深挖乡风民俗,利用花木生长和假日经济,每年举办200场以上特色节庆活动,实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节庆”。Ml3财经新闻网

  2、推广乡村旅游品牌。成都市采取节会营销、媒体营销、平台营销等多种形式,形成行业联动、线上线下共同宣传营销之势,并搭建乡村旅游智慧营销平台,通过特色产品展示、接待能力查询、消费需求匹配、运营监督管理等功能,服务旅游企业、乡村酒店及星级农家乐达到7000多家,通过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市场营销体系,进一步提升了成都市乡村旅游的影响力和美誉度。Ml3财经新闻网

  (五)注重人才培养,促进乡村旅游服务专业化Ml3财经新闻网

  成都市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网络教学等多种方式,分类、分层开展乡村旅游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培训学习,培养了一批懂农业、懂旅游、懂管理的专业人才。2017年,全市从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持证职业经理人达到2600多人,占全市农业职业经理人总数的三分之一;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数为14.54万人,同比增长5.97%。Ml3财经新闻网

  三、展望Ml3财经新闻网

  下一步,成都将继续坚定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批示精神,贯彻省、市乡村振兴工作要求,积极发挥成都“主干”作用,依托成都市作为四川首位城市人才、资金、科技、信息等要素集聚优势,搭建辐射带动全川的“七大共享平台”(即:农村土地交易服务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金融保险服务平台、品牌孵化服务平台、农产品交易服务平台、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服务平台、农业博览服务平台),遵循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推动农商文旅体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一批国内领先的以乡村体验、度假养生为主题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培育一批中国度假乡村、精品民宿、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等,着力构建“点、线、带、面”相结合的全域乡村旅游新格局,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塑造“开窗见田、推门见绿”的田园城市风光,展现“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秀美画卷,建设世界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美丽宜居公园城市。Ml3财经新闻网

(文章来源:中国发展网)Ml3财经新闻网

上一篇: 湖北沙洋:以开展长江大保护建设为契机 大力推进秋冬林业生产

發佈評論:
  名字:   驗證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