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6 18:12:17 来源: 财经新闻网
“近些年来,超过50%的会议和展览,都与园区的产业有关,体现了与产业的融合”,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韩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10月26日,有超过20个来自全球各地的院士在苏州工业园区参加了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内,院士们将陆续发表演讲,探讨最前沿的技术研究和成果应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除了院士外,参会者更多的是来自各地开发区和企业的人士,他们希望通过会议建立广泛的人脉,获得第一手信息,汇集高级市场要素,并最终将成果孵化为产业、产品。
但对展会东道主来说,他们更加看重的是这些到来的规模超千的“参会人”,以及与会期间吃住行带来的各种“消费”。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2014-2017年,苏州工业园区的酒店及载体举办的类似会议661个,包括500人以上大型品牌会议342个,实现会议营收总计5.5亿元;举办展览共计158个,展览面积累计317.91万平方米,参展观众近700万人次,展览营收接近10亿元。
这是会展经济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拉动作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储祥银教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会展具备1:9的带动和放大效应,并且以“人的消费”为核心带来的收入,可直接贡献于当地企业,继而会提升居民的直接收入。
向以工业经济、国际合作著称的苏州工业园区,在近些年的转型中,会展经济产业闻风而动。10月26日,首届苏州金鸡湖国际会展周开幕,与会人士探讨会展产业在高质量经济发展中牵引和凝聚产业高级要素中的作用。
“会展经济有特殊性,要发挥出放大作用,需要有充足产业基础和城市功能配套,否则会大而空”,储祥银认为。2017年,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5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7.8亿元。这是当地会展经济得以爆发的基础。
“近些年来,超过50%的会议和展览,都与园区的产业有关,体现了与产业的融合”,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韩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应用等是园区的三大特色新兴产业,在2017年实现现产值615亿元、350亿元和500亿元,增长28%、30%和36%。
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现场采访看,会展经济可以聚集更多的市场高级要素,这对提升城市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颇为关键。有参会的苏州官员认为,二产带来三产,从苏州工业园区的实践看,当下到了通过三产反哺二产的时刻。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