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8 09:17:08 来源: 财经新闻网
凤凰网财经《启阳路4号》出品:文丨彭彬编丨王凤
5月7日,有媒体报道称,5月6日晚间,茅台集团干部大会结束得很晚,中共贵州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李邑飞在贵州茅台集团宣布省委决定:提名茅台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李保芳同志为茅台集团董事长人选,董事长职务任免需按有关法律程序办理。袁仁国同志不再担任茅台集团董事长职务。
茅台集团此时换届让外界颇多惊愕。此前在4月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会场回应凤凰网财经“茅台混改进展”时,袁仁国表示正在筹划混改,已引入战略投资者,投资者中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都有。
5月7日,凤凰网财经启阳路4号(ID:qiyanglu4hao)从贵州茅台相关人士处确认,袁仁国的确不再担任茅台集团董事长,对于换届的具体细节、原因以及是否会辞去上市公司董事长职务,贵州茅台拒绝透露。
公开资料显示,袁仁国1975年即进入茅台集团工作,在2000年10 月至今任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其出任董事长次年,茅台集团即发布招股书,并顺利上市。今日,贵州茅台盘中股价一度突破700元,为两市第一高价股,总市值达8770亿元。而多年来,袁仁国未持有上市公司股份。
袁仁国卸任茅台总经理李保芳接任
据媒体报道,5月6日晚间,茅台集团干部大会结束得很晚,中共贵州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李邑飞在贵州茅台集团宣布省委决定:提名茅台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李保芳为茅台集团董事长人选,董事长职务任免需按有关法律程序办理;袁仁国不再担任茅台集团董事长职务。
据了解,贵州省委方面,除了组织部长之外,副部长、国资委主任昨天均到场,干部大会于晚上10点多才开始,结束已经11点多。
凤凰网财经启阳路4号(ID:qiyanglu4hao)注意到,近段时间,袁仁国代表茅台参加了诸多活动。4月9日,袁仁国在博鳌亚洲论坛会场间隙,回应了凤凰网财经“茅台混改进展”的提问。袁仁国表示正在筹划混改,已引入战略投资者,投资者中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都有。
4月23日至26日,袁仁国代表茅台赴伦敦签署协议、做产品推介,希望将茅台带入英国主流市场,推进国际化战略。袁仁国还与另一大酒业巨头帝亚吉欧CEO孟轶凡(Ivan Manuel Menezes)进行了交流。
5月7日,凤凰网财经从贵州茅台相关人士处确认,袁仁国的确不再担任茅台集团董事长。不过,茅台上下目前都很谨慎,不愿意透露更多细节。
凤凰网财经注意到,李保芳有多年政府工作经历,2015年8月,调入茅台集团,任茅台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而在调任前,李保芳任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正厅长级),中共贵州省委国防工业工作委员会委员、书记。
19岁进入茅台一手推动茅台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袁仁国出生于1956年10月,贵州仁怀人。1975年,19岁的袁仁国进入茅台酒厂工作。
据媒体报道,袁仁国进入茅台酒厂时,有的只是破旧的厂房和闭塞的环境。他从最基础的制酒工干起,每天单是起糟、运糟、酒醅入窖,就要付出近5000公斤的劳动量,夏天更要在40多度的高温中挥汗如雨。工作如此辛苦,老制酒师傅对袁仁国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却是:做这个酒,千万马虎不得。
在茅台白酒厂,袁仁国历任办公室秘书做起、任办公室副主任、车间主任、支部书记、厂长助理等职务。
茅台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据媒体报道,1998年,茅台酒厂定下了2000吨的销售任务,可7月将过,酒只卖出700吨。当时茅台领导决定让袁仁国担当销售总经理,希望这位懂茅台、有闯劲的干将能挽狂澜于既倒,带茅台走出困境。袁仁国上任后,在全厂招募了17个敢打敢拼的年轻人,奔赴销售第一线。借着危机,袁仁国又在企业内部大搞成本控制、人事待岗,要求干部能上能下、工人能进能出。最终茅台走出困境。
1999 年11 月20 日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由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技术开发公司(现已更名为贵州茅台酒厂技术开发公司)、贵州省轻纺集体工业联社、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北京市糖业烟酒公司、江苏省糖烟酒总公司、上海捷强烟草糖酒(集团)有限公司发起设立了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
据媒体报道,当时袁仁国在茅台的改制中居功至伟。当时,茅台一改制,袁仁国就搞起了聘用制,把干部工人的“铁饭碗”全打碎,大家都成了一年一聘的“临时工”。
完成了改制的贵州茅台随后谋求上市,2001年8月27日,贵州茅台正式上市,开盘37.2元。
坚持主业发展留下近万亿“帝国”
多年来,不少人曾劝袁仁国投到更赚钱的行业里去,袁仁国一直坚持发展主业。
在上市后,茅台酒业并非没有对手。在茅台上市之初,五粮液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一直超过茅台。其中,2001年,五粮液的营业收入为474209.53万元,而茅台营业收入为161804.67万元,仅为五粮液的三分之一强。
而自上市后,袁仁国领导下的茅台一直坚持“国酒战略”,自2001年起,茅台连续多年提交“国酒茅台”的商标注册申请,袁仁国也在利用各种场合推销“国酒茅台”概念,茅台逐渐在国人心目中成为国酒第一。
2007年,贵州茅台在这一轮超级大牛市中一举突破每股200元,从此长期把持A股“第一高价股”的头衔。A股也形成茅台魔咒,股价高于茅台后,很快就会下跌。
2008年,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收入824168.56万元,超过五粮液的793306.87万元,此后,茅台逐渐拉开了与五粮液的差距。2017年,茅台实现营收610.63亿元,而五粮液的营收为301.87亿元。茅台实现净利润2707936.03万元,而五粮液的净利润为967372.15万元,茅台净利润接近五粮液的三倍。
茅台还曾面临其他对手。公开资料显示,皇台酒业成立于1985年,前身为1953年成立的武威酒厂。上世纪90年代,皇台酒业声名鹊起,1992年获得美国国际名酒博览会银奖,在东京举办的第四届国际名酒博览会上获金、银奖。公司曾对外宣称,“南有茅台、北有皇台”。2000年,皇台酒业上市,比贵州茅台还早一年。不过,经过多年的发展,截至2017年年底,贵州茅台的营业收入已达610.63亿元,而皇台酒业2017年营业收入仅4760.51万元。
2017年,茅台再度迎来上涨行情,多位证券分析师认为,贵州茅台有望冲击万亿市值。
今年4月9日,袁仁国在参加博鳌亚洲论坛主题论坛时表示。袁仁国表示,作为董事长他不能断言茅台是否伟大,但“茅台距离伟大企业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而当被媒体问到茅台配不配万亿市值时,袁仁国称“做茅台酒,就是投资胃,我们会把茅台酒越做越好,把品牌越做越大,不会辜负广大投资者”。
袁仁国表示:“股东要给股东做出最大的回报,茅台酒从2001年上市以来,当时资金不到20亿,而且有10亿还被国家拿走了,我从2001年到现在已经为股东分红500亿。应该说在上市公司中算很高的了。”
5月7日,在袁仁国即将卸任茅台集团董事长职位的消息传遍市场,贵州茅台开盘后小幅下跌,随后快速拉升,盘中一度突破700元/股,最终报收于698.17元,涨幅为5.33%,总市值达达8770亿元。
多年来,袁仁国未持有上市公司一股股票,根据公司2017年年报,袁仁国的在贵州茅台领取年薪为77.79万元。
注:本文是启阳路4号(ID:qiyanglu4hao)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转载请联系编辑微信:wf18328576425
欢迎关注启阳路4号(ID:qiyanglu4hao)
爆料邮箱:pengbin@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