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2 17:07:57 来源: 财经新闻网
凤凰网财经4月28日讯(杨芳)A股年报披露临近尾声,上市公司业绩“变脸”预警也愈加频繁。凤凰网财经统计发现,截至4月26日,A股共有187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17年度业绩修正公告或业绩预告,其中57家业绩预增,7家扭亏,31家预减,29家亏损,亏损企业中ST巴士、獐子岛、百花村、沃森生物、新力金融等共24家首次亏损,大东南、智慧农业、海南椰岛等5家连续亏损。
从行业来看,“爆雷”公司多数分布在TMT行业,比如预警亏损的29家企业中7家为计算机、通信或者软件行业,占比超四分之一。在所有业绩变脸的公司中,ST保千里最为“典型”。自去年12月29日复牌以来,创下连续29个A股连续跌停纪录,仅今年一季度跌幅就高达79.53%,夺得A股一季度个股跌幅王。
保千里成为“变脸王”
凤凰网财经统计发现,ST保千里是变脸公司亏损王,其在2017年亏损达77.32亿元,而在2017年10月30日公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报告中,保千里预测预测称:受益于宏观市场环境回暖,本集团吸引客户、稳定货源等措施取得显著效果,预测本集团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累计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具体数据以公司2017年年度报告披露为准
自去年12月29日复牌以来,ST保千里创下连续29个A股连续跌停纪录,光是今年一季度跌幅就高达79.53%,夺得A股一季度个股跌幅王。
2017年12月,ST保千里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近日发布的立案调查的风险公告显示,调查尚在进行中,公司股票存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暂停上市的风险。
借壳中达股份上市之前,保千里的主营业务是做汽车夜视系统。2015年保千里实现借壳上市,在庄敏的主导下,公司开始大规模生态布局,通过大量对外投资、收购,向VR、机器人、人工智能方向转型,搭上了技术的风口,公司股价也由6.3元左右,一路攀升到2015年6月12日的最高点29.89元,涨幅近5倍。公司解释“变脸”原因为,在原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庄敏主导下对外投资过度,公司出现了资金链紧张的情况,导致公司产生流动性风险,以及公司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存在较大无法回收的风险,计提坏账准备约35亿元和公司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约30亿元,计提商誉减值约7.9亿元等。
紧随其后的是ST巴士,此前,ST巴士预告2017年度业绩为盈利金额1.6亿至2.1亿元区间,最终亏损达20.33亿元。ST巴士解释称,业绩预告差异主要原因是公司全资子公司巴士科技业绩预估与前期业绩预估存在较大差异,以及由此造成的商誉大幅减值。由于公司董事、法定代表人、巴士科技董事长王献蜀在2017年突然失联,至今无法正常履职,导致诸多业务陷于停顿,公司相当部分应收账款出现逾期,所以对该部分业务暂时不予确认收入,同时考虑了由此带来的商誉减值。从ST巴士公布的最终年报数据来看,2017年公司实际亏损18.8亿元,较上年下降2108.1%,超出了此前预计的18亿最大亏损额,主要原因为巴士科技造成的15.36亿元商誉减值以及因王献蜀引起的官司纠纷等预计损失费2.88亿元。事件还在发酵,亏损并未停止,ST巴士2018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称,净利润预计亏损0.7亿至0.9亿元,而上年盈利0.04亿元。
2017年12月12号,公司首次发布无法联系王献蜀的消息,当月月底公司再次发布公告,已能与外界有限联系,但其因个人原因,暂时无法正常到岗履职至今,而对于失联原因,公司并未有任何解释。在失联消息发布后,公司又陆续发布了公司股东中麦控股被多家法院冻结的消息,而中麦控股实际控制人、执行董事为消失的王献蜀。ST巴士在回应深交所关于此事的质询时表示,被问询其质押与冻结相关事宜时,王献蜀先生称因条件限制无法查阅相关资料,故至今尚未有明确答复。
而排在第三的是去年闹得沸沸扬扬“扇贝跑了”主角獐子岛。2018年1月31日,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进行底播虾夷扇贝的年末存量盘点,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公司预计2017年净利润亏损5.3亿至7.2亿元。后期统计显示此次扇贝死亡损失达6亿多元,亏损全部计算到2017年度。最终的年报数据显示,獐子岛净利润亏损最终公司亏损达7.23亿元,亏损额超2016年净利润8倍,这与2017三季报中预告全年1个亿左右的盈利差别很大。而在2014年,因“冷水团”事件,獐子岛连续两年亏损,2016年5月獐子岛被披星戴帽,提示退市风险,2016年獐子岛出卖部分资产实现盈利7959万元,2017年得以摘帽。然而,2018年“扇贝跑了”再次把獐子岛推到风口浪尖。和2014年质疑一样,多数投资者、媒体、群众反映,“扇贝跑了”并非天灾而是人祸,包括投苗问题,扇贝苗在投放前死亡,长期不合规捕捞、员工偷盗、治理失效等,而公司予以否认,强调天灾。
排在獐子岛之后的是连续两年亏损的大东南,2017亏损5.7亿元,同比上年减少205.8%。而在2017年三季度公布的全年业绩预告为扭亏为盈,净利润为0.1亿元至0.2亿元,2018年1月又修正为亏损5.8亿元至6亿元。其中连续亏损两年的大东南分析业绩变脸原因为,“对下属子公司存货、固定资产等清楚,认为存在商誉减值损失以及塑料薄膜行业不景气”。而2016年大东南年度报告也做了业绩预告修正,原因为“公司生产、运输等进行减值测试约需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0.8亿元左右。”
此外,还有百花村、沃森生物、新力金融、悦达投资、等29家预告亏损企业。百花村解释去年大幅亏损的主因是计提了大笔商誉减值准备,而沃森生物2017年度巨亏5.37亿元,而上年盈利超7000万元,新力金融表示,2017年度业绩预亏主要是由于计提商誉减值所致,影响金额为4.3亿元左右,时隔15年再现全年亏损的悦达投资解释其亏损原因为,公司过往业绩贡献较大的参股企业悦达起亚2017年业绩大幅亏损导致公司投资收益大幅减少,此外也包括商誉和固定资产计提减值损失,农发种业解释变脸原因为转让股权计提减值准备,智慧农业解释为“受农机行业整体环境影响,公司经营压力持续”,中科金财解释为商誉等为罪魁祸首,信雅达也提及商誉减值计提损失问题。
广发证券分析师戴康指出,2015年外延式并购的高峰期,2016年是次高峰期,并购的业绩承诺期一般是3年左右,2018年和2019年很多上市公司,特别是创业板都将面临很大的商誉减值风险。深圳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所所长张建军表示,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潮产生的商誉较多,而以商誉为代表的很多资产在进行减值计提准备测算时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真正应该引起警惕的是,利用会计规则进行财务洗澡甚至财务造假的行为。
TMT行业爆雷最多
从行业来看,“爆雷”公司多数分布在TMT行业,比如预警亏损的29家企业中7家为计算机、通信或者软件行业,占比超四分之一,包括ST保千里、中科金财、信雅达和共达电声等,ST保千里2017年实际净利润为-77.2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85.2亿元,中科金财2017年报显示净利润为-2.37亿元,而上年同期盈利1.78亿元,信雅达2017年净利润亏损2.09亿元,同比下滑270.35%,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公司多位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大股东披露减持计划并实施减持,2017年累计减持套现超3158万元。
除了TMT行业,亏损“变脸”较多的还有生物医药类和酒类,医药类比如百花村、沃森生物和嘉应制药,百花村为例,其2016年初收购的南京华威药业,当年度即未完成业绩承诺,2017年继续未完成,两年业绩之和不到承诺值的7成;酒类比如海南椰岛和青青稞酒,海南椰岛连续亏损2年,4月26日起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17年其主营业务整体下挫,再加上受年初白酒退货事件影响,企业扭亏或成为泡影。
普华永道近期的报告显示,2017年下半年TMT行业投资延续了上半年的强劲势头,投资总额依然占全行业50%以上。天风证券分析师指出,业绩大变脸的股票通常具有三大特点,第一,市场表征方面,“爆雷”公司超过三分之一分布在TMT(科技、媒体和通信)行业,且公司市值小、PE高,业绩公告前后跌幅较大,而且是突发性的单边下跌。第二,业绩表现方面,“爆雷”公司业绩往往前一年就已经开始趋势性走低,且各项盈利指标表现皆弱。第三,财务结构方面,“爆雷”公司三项费用高、现金流差、应收高、商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