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1 13:42:56 来源: 财经新闻网
来源:资管云 特约作者:舒艾
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粮票应运而生,此后中国进入长达近40年的“票证时代”。直到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
在“粮票”诞生60年后的2015年,安徽省安庆市在全国第一个推行了“房票”政策。房票是指在拆迁安置时不给予实物安置、也不给予现金安置,而是将拆迁款以以房票的形式出具给拆迁户,由拆迁户凭借房票到相应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自行购买房子。
与计划经济时代因工业化建设造成粮食短缺而实行粮票所不同的是,房票的实行处于是社会主义现代会建设的新时期,也并非由于“房子短缺”。
为什么会出现房票?拆迁户们是否会选择房票安置?房票的出现会抬升房价么?
房票是去库存的重要手段,可缓解政府财政紧张、房企资金短缺的问题,而拆迁户们对房票的疑虑众多;曾有研究标明,实施房票政策使安庆房价少上涨6000元。
01 棚改十年安置政策的变化
2008年,中央政府将棚改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此后全国各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工程。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孟艳春对2007-2017十年间我国棚户区改造的政策进行了分析。在这十年间,由国务院、住建部、财政部牵头,棚改安置政策在不同阶段不断进行着调整。
◾ 2007-2012年,拆迁补偿实行的是实物与货币相结合的方式(住建部),由居民自由选择;
◾ 2013-2014年,住建部则强调了优先就近实物安置,这改变了原先实物安置与货币化安置相结合的原则;
◾ 2015年,由于房地产库存居高不下,国务院、住建部接连出台文件,重点强调要提高货币化安置的补偿比例,随后财政部出台政策措施,明确提供安置资金、鼓励棚改居民购买商品房,积极配合货币化安置政策。
根据国务院公开文件统计,2008年-2014年,全国总计改造完成了2080万套棚户区,而2015-2018年,全国棚改开工量分别为601万套、606万套、609万套、626万套。
从实物与货币安置相结合、到实物安置为主,再到货币安置为主,中国棚改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十年,棚改安置政策也随着经济社会形式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而货币化安置的比例,也深深影响着房价的走向。
从2019年开始,全国棚改开工数量连续三年下降,年棚改开工数量分别为316万套、209万套和165万套。
02 地方政府开始发房票
在国务院、住建部、财政部大力强调实施货币化安置的2015年,安庆市率先实施了房票安置的方式。
“房票安置是指将应安置的房屋转化为货币,以房票形式出具给被征收人,由被征收人自行向参与房票结算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购买商品住房用于房屋征收安置。房票是征收人给予被征收人购买安置房屋的资金凭证。”
一般来讲,房票的发放流程先是由政府对安置群众核发房票;接着与房地产开发企业达成协议,在土地出让时定向建设一定比例安置型商品房;安置群众凭借房票直接购买安置型商品房,房票“多退少补”;再由开发企业向政府提交兑付房票申请;政府则按票向开发企业兑资金。
仅从程序上看,房票制度存在众多好处:政府可以少支付一笔拆迁安置款、代为发放房票;而房地产开发企业额外多了固定的销售渠道,可以更快实现去化目的。
安庆房票政策出台后,阜阳、奉化、银川、黄山、宿州、西安、重庆、合肥等地相关部门和单位,纷纷前往安庆调研房票安置情况,在此后的几年里,也先后有更多城市出台相关房票安置政策。
为什么地方政府开始纷纷发房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