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3 15:22:13 来源: 财经新闻网
北京商报讯(记者 孟凡霞 宋亦桐)为进一步做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银行业保险业扶贫工作,3月12日,来自银保监会官网发布的信息显示,银保监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银行业保险业扶贫工作力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鼓励银行机构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扶贫龙头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
《通知》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努力实现“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于所在省份贷款增速,力争2020年各深度贫困县存贷比有较大提升。大中型商业银行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的分支机构要将70%以上的新增可贷资金用于当地,逐年提高存贷比和县域贷款在资产中的占比。“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的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要以本地经营为主,原则上贷款不能出县。
《通知》指出,各级银行保险监管部门要设立审批绿色通道,支持银行保险机构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设立分支机构,进一步提高“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不良贷款容忍度,不良贷款率不再作为监管评价和内部考核扣分因素。督促银行机构落实好尽职免责要求,在无违法违规行为的前提下,不追究贷款经办人员责任。优先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开展农信社改革等金融改革试点,将银行保险机构支持“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情况纳入监管评价体系。
进一步增加“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贷款投放,切实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适当放宽信贷条件,努力降低融资成本,鼓励参照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定价,有条件的银行机构可执行更加优惠的利率。深入推进保险扶贫,着力提供充足风险保障。银行保险机构要优先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增设分支机构,实现基础金融服务高质量全覆盖。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进一步完善扶贫信贷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
《通知》鼓励银行机构增加“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个人精准扶贫贷款投放,对符合贷款条件、具备一定还款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做到应贷尽贷。引导银行机构加大产业和项目精准扶贫贷款投放力度,支持发展扶贫产业,改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优先支持带贫益贫能力强、商业可持续的扶贫产业和项目,鼓励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扶贫龙头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对已发放的精准扶贫贷款,要充分满足后续信贷需求。对经营正常的个人和产业扶贫贷款,可办理无还本续贷。对以财政资金作为还款来源的政府投资扶贫项目,允许采用过桥贷款方式推动项目实施。
《通知》还提到,要加大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金融支持,有序推动复工复产,优先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重点扶贫项目等开工复工。精准规范发放扶贫小额信贷,切实满足受疫情影响的贫困群众恢复和扩大生产的资金需求。保险机构对疫情相关的出险理赔要简化理赔流程,提高服务时效,及时足额赔付。
《通知》要求,各级银行保险监管部门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加大对“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资源投入,认真总结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宣传推广。
据了解,2018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印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旅游基础设施改造升级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进一步加强西藏自治区、四省藏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四地州、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旅游业发展,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