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0 17:35:22 来源: 财经新闻网
财经网讯 11月20日,银保监会官网披露,青海大通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大通农商行”)投资入股旗下控股子公司青海门源大通村镇银行、青海平安大通村镇银行的请示获得监管批复。
青海银保监同意大通农商行向青海门源大通村镇银行、青海平安大通村镇银行分别投资入股1530万元,共计投资3060万,接近该行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总额。
据其日前发布的三季报显示,今年前9个月,该行实现净利润0.3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0.71亿元腰斩过半。同时净利润增速由正转负,从去年同期的增长120.19%转为今年9月末的下降50.81%。
不仅如此,该行披露的主要指标中,有3项盈利性指标未达监管标准,而且授信集中度超标。三季报显示,青海大通农商行的资产利润率、资产利润率和成本收入比分别为0.53%、5.97%和53.63%,均低于所披露的监管标准,且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为20.21%,超过应小于15%的监管标准。
图片来源/大通农商行2019年三季报
事实上,近两年来大通农商行的业绩表现已然显得有些捉襟见肘。2017年该行营业收入增长27.26%,而净利润为0.65亿元,同比下降7.24%。2018年大通农商行营业收入增长9%,净利润仅为0.62亿元,维持负增长趋势。
净利润的负增长,与资产减值造成的营业支出增加密不可分。2017、2018年,该行的资产减值分别为0.33亿、0.31亿,带来营业支出提升吞噬当期利润。
而在一般情况下,银行资产减值的增加一定程度上证明银行信贷质量有所下行,这在大通农商行不良双双连升的趋势中早已有所体现。
从近年的财务数据中可以看出,该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2016年到2018年,大通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为0.43亿元、0.56亿元和0.8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77%、1.42%和1.69%,两年翻了一番。2019年前三季度,大通农商行的不良维持上升趋势。截止2019年9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7%;不良贷款余额为0.92亿元。
针对不良双升的情况,大通农商行并未多加说明。但联合资信在《青海大通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跟踪信用评级报告》中提及,大通县经济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县辖内设有两家大型国有电解铝企业,电解铝及其上下游行业对全县经济增长、就业、税收等方面贡献度较高。并同时指出,“在有色金融产业链景气度下降及部分化工企业去产能的影响下,部分存量授信客户经营困难,导致大通农商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和不良贷款率持续增长,未来信贷资产质量的变化仍需持续关注。”
去年,为进一步补充资本实力,提高抗风险能力及同行业竞争能力,建立有效的资本补充机制,大通农商行申请进行增资扩股。该行进一步在《青海大通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股方案》中表示,此次增资扩股的目的:“同时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引入优质的投资者,为公司差异化发展战略和各项业务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公司持股5%以上的的股东分别为西宁市西大街百货大楼有限公司(8.00%)、青海立淼实业有限公司(8.00%)、西宁金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7.31%)、青海百生洗煤有限公司(5.65%)。大通农商行的股权依旧相对分散,且无实际控制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天眼查APP上,提示大通农商行第四大股东青海百生洗煤有限公司具有高风险信息,包括曾被法院列为失信执行人、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等。
图片来源/天眼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