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6年长期实践,棉花产业企业已经可以熟练运用多种模式参与期货市场,并通过期货仓单拓宽融资途径,促进经营模式转型升级,帮助企业持续稳健经营。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些涉棉企业较好地利用期货工具,有效发挥了避险功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经过16年长期实践,棉花产业企业已经可以熟练运用多种模式参与期货市场,并通过期货仓单拓宽融资途径,促进经营模式转型升级,帮助企业持续稳健经营。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些涉棉企业较好地利用期货工具,有效发挥了避险功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据了解,大型涉棉企业已经普遍将期货业务嵌入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如中国中纺集团有限公司对全部库存开展套期保值,中华棉花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棉集团)经营量的30%通过期货交割实现销售,期货业务已经深度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专业化棉花期货业务已成为大型涉棉企业的“标配”。
据中棉集团相关负责人王建军介绍,随着经营规模扩大,市场风险防控的重要性逐渐显现,中棉集团采取了“边收购边比例套保,边套保边调整敞口,边基差点价销售边基差点价采购”的经营策略。王建军说:“通过运用棉花期货精细化套期保值,促进一手资源收购加工与经营销售、采购有机结合,实现了‘盈利有预期,规模有增长,风险有控制’的目标。”
中小型企业在资金实力、专业人员配置等方面相对不足,往往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运用棉花期货,如通过仓单质押融资方式获得籽棉收购资金,再委托大型贸易商、风险管理公司进行套期保值锁定利润、规避风险,再以基差贸易、含权交易等贸易模式销售棉花。据了解,仅中信期货新疆分公司2019年就通过类似方式服务了上百家现货企业。
棉花期货分析师付斌表示,棉花期货有效促进了现货企业经营模式的升级转型,产业链企业积极参与期货,不同类型的企业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运作模式,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学会了“两条腿”走路,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