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9日收盘,国内期铜主力合约报价在50700元/吨,盘中一度创下年内新高50800元/吨。期铜时隔14个月后,再度站上50000元/吨上方,且过去100天累计涨幅达到约40%,一举超过同期黄金25%的涨幅。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有色金属供需节奏造成冲击。展望下半年,如何从全球视角把握市场投资机会,下半年铜期货价格将如何演绎?
截至7月9日收盘,国内期铜主力合约报价在50700元/吨,盘中一度创下年内新高50800元/吨。期铜时隔14个月后,再度站上50000元/吨上方,且过去100天累计涨幅达到约40%,一举超过同期黄金25%的涨幅。
过去100天,期铜的涨幅不亚于黄金,期铜涨幅大幅跑赢黄金,一方面是疫情在南美持续扩散,导致秘鲁、智利等重要铜出口国矿区接连停产停工,铜供应骤然下滑;另一方面不少国家经济复苏进程加快提振铜需求,此消彼长之下,大量铜加工企业、贸易商与市场游资纷纷涌入期铜市场逐利。
但是,铜价或许无法持续前期的涨幅,一是铜价持续走高使下游需求转弱,上海伦敦期货交易所铜库存开始触底回升;二是全球疫情缓解导致废铜回收量增加,成为制约铜价走高的一大不确定性。
蒙特利尔银行(BMO)资本市场大宗商品研究主管Colin Hamilton表示,南美等国疫情扩散导致当地众多铜矿项目建设暂停,矿山进一步减产风险也在上升。其中最明显的迹象就是,铜加工处理费(TCRCs)仍在趋于下降,因此今年铜供应短缺的风险还在加大。
“不少铜加工企业认为,当前期铜价格已经充分反映市场供需关系,但因为无法确定全球流动性泛滥引发的资产价格飙涨,究竟会将铜价再推高多少。”上述期铜分析师表示。
4月底疫情在南美地区持续扩散,就开始担心当地铜供应缺口会不断加大。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早在4月中旬,已有不少铜加工企业纷纷买入期铜套保,平均持仓成本在36000-38000元/吨,而他们的持仓成本在41000元/吨左右。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