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持粮主体心态转变,加之前期拍卖玉米出库期临近,玉米市场大幅冲高后累积的风险有待释放,这其中包括临储玉米拍卖加码及规则修改,还有新麦价格触顶回调,以及进口谷物预期大幅增加。
随着持粮主体心态转变,加之前期拍卖玉米出库期临近,玉米市场大幅冲高后累积的风险有待释放,这其中包括临储玉米拍卖加码及规则修改,还有新麦价格触顶回调,以及进口谷物预期大幅增加。
当我国进口批量玉米预期落空的重大反差之下,近月用”疯狂“二字来形容我国玉米市场也不为过,因为持续的疫情、重启的拍卖、竞价规则的调整、部分资金的被掐似乎都无法阻止玉米市场上涨的冲动,价格已经上涨至近五年高位,且临储玉米第六拍成交均价继续走高8元/吨,库存偏低的用粮企业苦不堪言。那么,到底是什么阻拦了玉米”珠峰“的下山之路呢?这其中恐怕既有临储玉米拍卖(延期)最后一年,社会资金充裕下的豪赌,也有进口到货不给力的无奈。近期疯狂的玉米市场,最终会以什么样的形式收场。
价格变化:先冲高,后回调,整体仍处近五年高位
2020年第27周(6月28日-7月2日)据JCI跟踪统计,截至上周五,北方锦州、鲅鱼圈集港2120-2160元/吨,理论平舱2170-2210元/吨,周比上涨10-15元/吨;广东港口散船和集装箱玉米报价区间2250-2270元/吨和2290-2310元/吨,周比±10元/吨;东北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大部持稳,局部回调20-30元/吨;华北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冲高后略有回调,但整体仍较此前一周稳中上涨10-100元/吨;南方销区玉米价格高位小幅波动10~20元/吨。
市场特征一:临储玉米第六拍疯狂依旧,主拍区第四拍如何解套引关注
上周是拍卖政策接连调整之后的临储玉米拍卖,因此颇受市场关注。但是,拍卖成交依然疯狂,且成交均价继续走高8元/吨,敲碎了市场对部分资金被掐断后拍卖降温的幻想。我们观察到市场有消息称,今年的临储玉米参拍者不光有深加工企业、饲料厂和贸易商,甚至还有一些搞建筑材料、房地产商和品牌酒店经营者。在社会资金充裕之下,临储最后一年的拍卖,便演变成了一场资本的豪赌,不断被推高的拍卖价格,无疑大幅增加了下游用粮的原料成本。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