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玉米淀粉价格萎靡的主因在于原料玉米价格的上涨与淀粉价格走势的不同步造成的上下游产品价格走势的背离和淀粉库存的增长,其背后隐含了淀粉以及其他深加工产品销售不畅及利润低迷,使得上下游价格传导机制出现紊乱,从而为玉米淀粉行情低迷注入了伏笔
玉米淀粉期货主力合约年初开盘于2280,1月初至4月中旬在2210至2309之间先扬后跌震荡。4月中旬至今,即使玉米价格发起偏强上涨,但玉米淀粉价格却延续了之前偏弱于玉米的特性,价格震荡并未停止,涨跌区间在2355-2475之间,振幅5.09%。
本轮玉米淀粉价格萎靡的主因在于原料玉米价格的上涨与淀粉价格走势的不同步造成的上下游产品价格走势的背离和淀粉库存的增长,其背后隐含了淀粉以及其他深加工产品销售不畅及利润低迷,使得上下游价格传导机制出现紊乱,从而为玉米淀粉行情低迷注入了伏笔。但除非未来淀粉及其他玉米深加工产品下游需求出现特别低迷的情况,玉米及玉米淀粉作为产业链上下游产品,成本约束作用终将回归,未来玉米淀粉跟随玉米价格波动的特征也将得到体现。
上半年玉米、淀粉价格运行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疫情期间,道路运输受阻成为玉米行情启动的导火线。2月开始疫情防控进入收紧阶段,各地不断推出断路、断运、限制进入等措施以遏制人流、车流、物流,在抑制疫情扩散的同时,也切断了玉米、饲料、禽畜等养殖产业链的正常运转,下游原料短缺,导致价格上涨成为必然。
二是,产业链各端的低库存助推了行情。贸易商库存偏少、饲料、深加工企业资金有限、库存偏弱,运输受阻,港口、贸易商、饲料、深加工企业和终端养殖企业库存逐步消耗,推升原料价格。
三是,下游需求增长助推了行情。疫情期间,国内消杀防疫用品需求激增,刺激酒精、维生素等医药品价格走强,带动原料玉米价格走强。疫情之后复工期间,伴随着生猪、能繁母猪以及畜禽存栏的增长,玉米消费也在增长。淀粉及其他深加工产品特别是部分工业淀粉需求增长,对原料价格上涨也有贡献。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