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害发生后,停止疏花疏果,以保证一定的产量,提高坐果率。5月下旬,大部分产区陆续展开苹果套袋。从线上了解到,套袋情况相较坐果期具有明显改善,冻害的影响程度有所降低。
冻害发生后,停止疏花疏果,以保证一定的产量,提高坐果率
霜冻对果树的影响
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使植物体温降低到0℃以下而受到损害甚至死亡的农业气象灾害。其危害的机理:一是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细胞间隙中的水分形成冰晶,细胞内原生质与液泡逐渐脱水和凝固,使细胞死亡;二是解冻时,细胞间隙中的冰融化成水很快蒸发,原生质因失水使植物干死。
相关研究表明,苹果树萌动后,各器官抗寒力逐渐下降,其受冻的临界温度是花蕾期-2.1℃左右、花期-1.7℃左右、幼果期-1.1℃左右,一般稳定在-2℃以下,果树便出现霜冻现象。比如,富士系苹果花晚霜冻临界温度为-2?℃,气温越低、持续时间越长,苹果花的受冻率就越高。
今年的霜冻发生后,我们深入西部苹果主产区进行实地调研,发现了以下几点霜冻影响规律:
第一,极端低温以及0℃以下,持续时间与调研样本受冻比率关系明显。今年的霜冻发生后,根据中国天气网上极端低温情况以及0℃以下持续时间进行统计,并通过陕西和甘肃调研的69个样本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极端低温以及0℃以下的持续时间与调研样本的受冻比率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即最低气温越低,0℃以下的低温持续时间越长,调研样本受冻比率越高。
第二,低洼地的果园较塬上的果园更容易受冻。根据4月底我们从白水县雷牙镇和史官镇6个调研点的情况来看,处在塬上的果园均未受冻,并且多数果园已经完成疏果工作。我们仅在当地低洼处的一个面积30亩左右的果园中发现了严重冻害,果园海拔较塬上低108.3米。在随后调研过程中,洼地受冻影响的严重程度要明显高于塬上。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