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青鸾传媒 新三板

当前形势下豆类油脂基本面梳理

2020-06-10 10:24:49 来源: 财经新闻网 作者:佚名

  

我觉得油脂现在的基本面矛盾并不算太突出,如果落到策略上的话,单边上现在的价格,连棕榈油价格中枢看马棕,目前来看向上向下的风险收益比都不高;豆棕价差做缩的头寸需要关注着印度的采购情况来进行阶段性的离场,虽然9月合约豆棕价差的方向上的观点我并没有变化,但是这个头寸可能不是那么顺畅;豆油91的反套,目前我觉得是安全边际很高的头寸。veT财经新闻网

今天我的题目是中美关系和疫情不确定性下的油脂基本面分析。这是现在油脂基本面的两个大背景,在这个背景下很多油脂自身的供需因素都会受到一个很大牵制。因为大豆和棕榈是全球油脂价格中枢的锚,所以我先来讲一下大豆现在的基本情况,先讲美豆,根据5月USDA报告对美新作做的定调,我个人解读是觉得是不够清晰的,或者说这份报告可信度不高,有一些很大的预期成分在里面。我们先看供应,供应其实问题不是很大,8350万英亩的种植面积,49.8蒲/英亩的单产,这个面积是低于当时3月底的农民调研给出的面积的,今年的整体种植还是比较顺利的,而且在调研结果过后,美豆对其他美国农作物的价差也较小,所以不排除后面有转种的可能性。所以后续种植维持顺利的话,面积应该是比较靠近最终真实面积区间下沿的水平;再看单产,现在49.8蒲式耳的单产,从自身来说的话不算高也不算低。美豆优良率是70%,相较过去几年来看,处于较高水平。所以从种植进度偏快这一点来看的话,2016年是51.9蒲式耳的单产,2018年是50.6蒲式耳,目前单产不到50蒲式耳,其实是相对偏低的一个估计。所以整体表内给的产量我认为是相对偏低了,有上调的空间。veT财经新闻网

然后我们再看平衡表里显示的美豆需求情况,平衡表内美国出口同比上涨了22%,内需同比上涨了2%,中国的大豆需求同比增幅给了7%,这几个数据是比较关键的地方,第一点就是:这个表内认为中国从受挫的豆粕需求中恢复了且幅度还不小。7%是什么概念?就是近10年左右,中国大豆需求年对年增长7%的其实并不多,比较明显的只有一个2016/17年度对2015/16年度当时的同比增长有个4%,当时主要是因为豆油对棕榈油的价差在该年度大幅下行,消费替代提振了中国国内的豆油需求,导致了整体大豆需求的上行,跟今年没什么可比性,或者说今年的驱动太不一样。从豆棕价差看今年是不存在大幅拉动豆油替代消费的条件的,今年主要是疫情重挫的豆油需求恢复,因为去年的非洲猪瘟,现在猪的养殖恢复依然不是很乐观,而且对几家龙头上市公司的猪栏出栏调研来看的话,维持今年生猪存栏很难有一个有效恢复的判断,就算是猪量恢复的话,现在饲料配比中豆粕整体需求也是比较有限,所以这个表内中国年对年7%大幅增长的消费假设数据水分较大。另外一点,美国认为自己出口将同比上涨22%,我们如果看巴西和阿根廷,巴西出口同比-1%,阿根廷出口同比-18%。报告不光高估了中国的需求恢复,同时还把其他地方因为疫情因素打下去的需求恢复量都加到了表内,基本都转移到了美国的出口份额上。因为我们现在中国对美豆的采购是不错,如果后续巴西汇率配合,维持较低的美豆南美豆价差话,这个预期的实现程度可能比较好,但是中美贸易现在不停的出现变数,真假消息较多,比如这周推迟了二十几船美豆等消息,所以我觉得不确定性还是有的,5月平衡表直接就把全年中国的需求增量全假设成了买美豆,加入了美豆的出口上,可能是比较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从整体上来看的话,目前USDA平衡表预估的供应偏低,需求偏高,各方各面结合起来,给出美豆的期末结转库存我个人认为是可信度不高的。市场也是没有交易这个报告,因为如果真的按照一个4亿蒲美豆结转库存来交易的话,那么美豆大概率不会是这个价格。veT财经新闻网

12345下一页末页共6页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veT财经新闻网

發佈評論:
  名字: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