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目前纯碱库存主要集中在源头,下游及贸易商虽然有一定的备货量,但相比年初还是有一定的下降。在下游需求未能完全传导至上游之前,纯碱期货库存压力依旧较大。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内纯碱现货持续运行在下行通道中,价格创出近10年新低,厂家库存高企。5月下旬以来,纯碱企业开启集中降负荷模式,在此背景下,行情将如何演绎呢?
纯碱企业主动减产
与去年同期相比,当前纯碱产能小幅增加,主要原因是装置优化扩产,有效产能为3320万吨。从开工率来看,4月纯碱企业开工负荷率维持在79.54%,5月有所下调,后期可能继续下行。
春节后,纯碱生产企业利润持续维持在盈亏平衡线以下,3月开始利润出现一定程度回升,碱厂恢复生产意愿较强,不过随着碱厂逐渐复工,行业利润再度下滑,目前部分联碱企业利润已经转负,行业景气度步入低谷。5月下旬开始,行业迎来集中检修期。上周产量环比下调15.88%,降幅明显,创下2019年以来周度新低。但目前来看,供应依旧较为充足。
玻璃市场加速去库
纯碱产业链较为单一,最重要的下游为玻璃行业。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玻璃下游需求减少,在高库存压力下,玻璃价格不断下滑。为了缓解产业链压力,目前玻璃行业已有12条生产线进行冷修,但复产生产线仅有4条,随着玻璃下游行业全面复工复产,玻璃价格止跌回升。
数据显示,上周全国浮法玻璃生产线共计297条,在产232条,浮法玻璃日熔量为15.3万吨,较前一周下降600吨。浮法玻璃日熔量有所减少,每增加一吨对纯碱的需求就增加0.165吨左右,上周每日对纯碱的需求减少99吨。目前浮法玻璃处于加速去库阶段,降库幅度明显大于减产幅度,说明下游需求明显转好。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