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临储玉米拍卖在上周终于公布,每周投放400万吨,起拍价不变。从今天首拍的结果来看,市场接拍热情极高,溢价超出了市场大多数人的预期。从前两天的一次性储备成交来看,产区的接拍意愿明显高于销区,这也符合现货的情况。临储拍卖开始之后,有一些因素得到了确定,但是也有些因素仍不确定,后期玉米市场的走势仍存在变数。
2020年临储玉米拍卖在上周终于公布,每周投放400万吨,起拍价不变。从今天首拍的结果来看,市场接拍热情极高,溢价超出了市场大多数人的预期。从前两天的一次性储备成交来看,产区的接拍意愿明显高于销区,这也符合现货的情况。临储拍卖开始之后,有一些因素得到了确定,但是也有些因素仍不确定,后期玉米市场的走势仍存在变数。
一、临储拍卖投放力度和价格:量大价低,维持高溢价有难度
400万吨的投放量,相对于需求来说是比较高的数量了,在成交粮大量出库后完全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相对此前传闻的200万吨限量供应,400万吨无疑压力要大的多。但投放数量上有两个疑问,一是临储库存余量仅5500万吨,能够维持14周的投放,如果成交率高,到8月底9月初就已经成交完毕了,而近几年的临储拍卖都要持续到10月。所以临储投放量的可持续性存在疑问,如果中途减量或者停拍,对市场又是新的利多刺激。二是在市场公认玉米存在产销差的情况下,国家是不是会把临储玉米全部投放?还是会保留一部分临储玉米以备后期不时之需?拍卖公告刚刚公布,就有行业大咖称临储只拍6周,之后转给中储粮轮换。是确有其事还是又一个不太有聊的故事,只能6周后判断了。
价格上看,有了去年的经验,大家对接货成本的计算大同小异。以吉林为例,三等底价1650+等级差40+出库90+运费140=港口底价成本1920。在溢价50的情况下,就达到了1970,交割成本不会低于2000。所以我们看到盘面在拍卖公布前后一度下跌至2010位置就下不去了。这里仍有一个不确定,就是溢价50到底高还是低。相对去年来看,50溢价已经偏高。但相对现货来看,50的溢价又属于偏低水平——集港成本仍低于现货收购价近100元。我们认为,以目前现货价格的坚挺程度,前期溢价能够维持在50以上(今天的拍卖也得到了证实),但是拍卖中期能否持续维持高溢价还需要观察。不是不能维持,而是维持有难度:毕竟贸易商手中还有新粮需要消化,也都希望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建立陈粮库存。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