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棉花商业库存仍处于历史同期的新高,需求不济的当下高库存难以去化。后期若欧美经济重启,带来下游终端订单的回归,或能通过消费好转推动棉价反弹。此外,当下处棉花种植季节容易有天气炒作,关注棉花种植区天气、棉花种植情况,尤其是印度疫情对棉花新年度种植的影响。总体来看,在下游消费没有实质性好转、生产端未受影响导致减产炒作的情况下,棉价缺乏上涨驱动力,预计维持区间震荡为主。
下游消费疲弱仍是压制棉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全球经济萎缩,纺织企业成品库存累积,开机率持续下调,对棉花原料的需求较弱。当前棉花商业库存仍处于历史同期的新高,需求不济的当下高库存难以去化。后期若欧美经济重启,带来下游终端订单的回归,或能通过消费好转推动棉价反弹。此外,当下处棉花种植季节容易有天气炒作,关注棉花种植区天气、棉花种植情况,尤其是印度疫情对棉花新年度种植的影响。总体来看,在下游消费没有实质性好转、生产端未受影响导致减产炒作的情况下,棉价缺乏上涨驱动力,预计维持区间震荡为主。
行情回顾
4月份,ICE棉花触底反弹,整体呈现上涨趋势。4月1日,ICE棉花7月合约盘中最低至48.15美分/磅,随后因欧美新冠疫情接近峰值的预期提振股市上涨,棉价也随之反弹上行,截至4月29日,ICE棉花7月合约收于57.19美分/磅,自最低点起累计涨幅达18.78%。
郑棉9月合约在3月24日最低跌至10385元/吨,随后超跌反弹,但4月初棉价又再度下行。随着宽松的货币政策提出、欧美新冠疫情接近峰值的预期提振市场信心、股市上涨、ICE棉价反弹等因素共振,郑棉在4月上旬低位反弹,涨幅近10%。但由于下游需求弱势难改,棉花消费疲软,高商业库存难以去化,棉价上涨缺乏驱动力,棉价在随后的交易日整体维持区间震荡之势。截至4月29日,郑棉9月合约收于11450元/吨。
国内棉花
(1)19/20年度中国棉花库存消费比预计大幅上调
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本年度中国棉花消费大受冲击,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从2月份起连续两个月对中国消费量进行调整,累计下调46万吨,本年度库存消费比将提高至87%,同比增加10.57%。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