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国内食糖基差波动剧烈,期货价格波幅远大于现货报价。月初时基差在300元左右,到下旬由于郑糖急跌,基差一度突破600元,而月底随着期货价格反弹,基差收敛至500元以下。5月下旬对配额外进口糖征收特别关税的措施到期,届时进口糖成本将显著下降,国内糖价面临较大压力。不排除那时现货价格补跌使基差恢复常态。
一、4月份国内食糖产销俱减
2019/20年制糖期截至4月底全国已累计产糖1020.98万吨(上制糖期同期产糖1068.15万吨),其中,产甘蔗糖881.7万吨(上制糖期同期产甘蔗糖936. 61万吨);产甜菜糖139.28万吨(上制糖期同期产甜菜糖131.54万吨)。
截至4月底,本制糖期全国累计销售食糖552.77万吨(上制糖期同期销售食糖576.94万吨),累计销糖率54.14%(上制糖期同期54.01%),其中,销售甘蔗糖461.56万吨(上制糖期同期481.26万吨),销糖率52.35%(上制糖期同期为51.38%);销售甜菜糖91.21万吨(上制糖期同期95.68万吨),销糖率65.49%(上制糖期同期为72.74%)。
4月份除云南部分糖厂还在生产之外,其它糖厂已全部收榨,全国当月食糖产量仅39.8万吨,约为去年同期的一半。预计本年度国内食糖总产在1030万吨左右,较去年11月时的预期减产约20万吨。今年4月份销量较往年同期偏少,与3月份基本持平。目前学校复课及聚会、旅游、娱乐活动尚未恢复正常,5月份消费形势可能还会低于往年同期。不过,目前糖厂工业库存低于前两年同前水平,这对糖价有利多作用。后期销售形势对于糖价的指引作用会更加明显。
二、2020年食糖进口量同比增加
据海关公布的数据, 2020年3月份中国进口食糖8万吨,同比增加2万吨。2019/20榨季截至3月底,累计进口食糖139万吨,同比增加34万吨,增幅达32.4%。
长期看,由于国内食糖供不应求,外糖进口是弥补供应缺口的重要手段。2010年以来,平均每年进口食糖约300余万吨,在实施特别保障关税之后,2017、2018、2019年外糖进口量分别为229、282、339万吨,配额内进口量仍占大部分。即使特别保障措施结束,配额外进口糖数量还会受到控制,不会出现大幅增加。只是进口成本会有所下降。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