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国内疫情虽告一段落,但海外疫情还在加速扩散,需求预期大幅下降。国内消费虽有恢复的预期,但钢材相关的工业需求仍较为悲观。而供给端逐渐宽松,供需失衡,钢价或走弱。原料方面,一季度本就发货偏少,又因疫情影响海内外矿山运营及海运物流,供应有收紧的预期,叠加库存低位,矿价支撑较强。但在需求不断放缓的预期之下预计也有一定下行空间。
从钢厂开工情况看,3月下旬高炉生产已经逐渐恢复到往年正常水平。高炉开工率目前达到65.88%。电炉生产受限于人员流动困难,恢复较慢,截止到3月底,全国平均电炉开工率仅46.74%,但国内部分市场,如西南市场短流程钢企已实现100%开工。随着人员逐渐到岗,废钢等原料供应逐渐恢复,电炉复产预计稳步推进,预计到4月上旬大部分电炉将会恢复正常生产。即进入二季度,钢企将恢复全面生产。
越来越多国家出台政策限制人员流动和经营活动,需求预期大幅下降。国内的经济与海外市场联动性较强,因海外需求的停滞,不管是钢材出口还是其他外贸类订单都会受到影响。二季度国内消费虽有恢复的预期,但钢材相关的工业需求仍较为悲观,钢材主要下游中,仅基建投资有增量预期。
后市展望:二季度国内疫情虽告一段落,但海外疫情还在加速扩散,需求预期大幅下降。国内消费虽有恢复的预期,但钢材相关的工业需求仍较为悲观。而供给端逐渐宽松,供需失衡,钢价或走弱。原料方面,一季度本就发货偏少,又因疫情影响海内外矿山运营及海运物流,供应有收紧的预期,叠加库存低位,矿价支撑较强。但在需求不断放缓的预期之下预计也有一定下行空间。
一、行情回顾
1月份,钢铁生产开始放量,但宏观氛围乐观,钢材垒库进程也符合预期,钢价窄幅波动。节后,因国内疫情爆发,开盘首日盘面跌停,但市场普遍预期下游需求推后而非消失,又因国内各项积极的财政及货币政策,市场情绪乐观,盘面开始回暖。进入3月,盘面延续上涨行情,但黑色板块05合约走势均强于远期合约,背后的逻辑是现货市场交投逐渐恢复,但远期预期走弱。3月份,因疫情在海外扩散加剧,多数资产开启暴跌模式,市场风险偏好急剧下降。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因国内各项政策的积极提振,市场情绪较海外稳定,且下游复工逐渐增加,于是钢矿在上半月震荡走高。而进入下半月之后,国内多地钢贸市场已经正常流动,外需减弱以及房地产的疲弱开始显现,盘面震荡向下。截止3月27日,螺纹钢(3381,1.00,0.03%)主力合约收于3,329.00元/吨,当季跌6.72%。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