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OPEC+减产协议破裂,原油价格大跌导致甲醇期货坠落,并创下上市以来新低。失去成本端支撑后,一季度甲醇期价跌幅近27%。进入4月,产油国释放减产谈判信号,市场恐慌情绪见底。
3月以来,OPEC+减产协议破裂,原油价格大跌导致甲醇期货坠落,并创下上市以来新低。失去成本端支撑后,一季度甲醇期价跌幅近27%。进入4月,产油国释放减产谈判信号,市场恐慌情绪见底。
过剩产能加速淘汰
3月中国甲醇企业月均开工率为71.68%,较2月提升5.17个百分点。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好转,物流运输恢复,上游加速复工。从检修计划来看,4—5月西北煤头、西南气头装置将陆续停检,涉及产能约1458.5万吨。今年1月,伊朗装置意外停机驱动国内装置春节前提升负荷赶工。然而,节后终端市场因疫情被迫停工,倒逼内地主产区大幅降价排货。由于2月煤制甲醇降负检修,部分企业春检推迟至5—6月,供应端损失量不及去年同期。工厂现金流亏损给装置负荷提供了调降空间。但是,大规模集中检修恐难再现,未来或趋于分散化。
3月海外装置开工率74.7%,环比上涨12个百分点。近期,沙特Sabic一套175万吨装置重启,伊朗ZPC、FPC及KPC装置稳定运行。2020年以来,美元指数一度直线上涨,以美元结算的中东甲醇成本走低。在进口利润刺激下,外盘甲醇到港量逐渐回升。由于南美部分港口货源发运滞后,4月甲醇进口量或回升至100万吨。进口低价货源将再度冲击国内市场。
下游需求增量回落
截至3月底,传统下游加权开工率约39%,较月初小幅上涨。在疫情暂时得到控制后,传统下游开工恢复正常。但终端厂家产销偏弱,预计传统下游需求增量贡献依旧有限。
新兴下游方面,去年长期停车的宁波富德装置已重启。在3月初停车后,浙江兴兴装置仍未重启。此外,山东阳煤、南京诚志、内蒙古久泰、宁夏宝丰及中煤蒙大等装置也将陆续检修。加工利润修复后,新兴下游开工及需求存在回落风险。同时,国内消费恢复预期刺激国际供应4月稳中有升。由于今年港口MTO投产增量同比下降,因此甲醇需求端的恢复进度仍落后于供应端,整体供大于求的矛盾尚未缓解。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