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有大型银行正式进入国债期货市场,利率风险管理新时代的大幕开启。
记者获悉,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等三大国有行昨日进入国债期货市场并进行了相关交易,当日国债期货各个合约高位盘整。
根据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下称中金所)10日公告,中金所批准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银行成为非期货公司交易结算会员。至此,中金所会员上升至150家,其中,期货公司全面结算会员27家、交易结算会员89家、交易会员31家,非期货公司交易结算会员3家。
作为最大的国债现券持有人,银行和保险机构此前并未进入国债期货市场。
2月21日,经国务院同意,证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参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期货交易的公告》,允许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分批推进参与中金所国债期货交易。五大国有银行作为首批试点机构。
3月1日,中金所修订《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会员管理办法》《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细则》等业务规则,为银行入市交易奠定了基础。
4月10日,工行、中行、交行等3家国有大行均在入市首日进行了相关交易。
作为唯一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国有大型银行,交行董事长任德奇表示,商业银行进入国债期货市场,不仅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利率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丰富银期合作内涵,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也有助于提升国债期现货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促进我国金融市场交易创新,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12下一页末页共2页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