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疫情暴发和能源价格低位的背景下,全球原糖供需预估从缺口944万吨转为过剩344万吨左右;我国食糖供需预估从缺口184万吨转为缺口68万吨左右。中期供需格局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了牛市周期的步伐,后续还需时刻关注原油价格战的走向。
白糖在这个春天跌入谷底,尤其是ICE原糖,在原油的拖累下,几乎呈自由落体的态势,直奔2015年的最低点。国内郑糖相对来说强一些,表现为弱势振荡整理。
全球达成一致的减产预期是前期支撑原糖走高的动力。今年2月份,国际糖业组织(ISO)将全球食糖供应缺口上调至944万吨,为11年以来的新高。我国农业农村部对国内产销的最新估计为:食糖总产量1050万吨,进口量304万吨,国内消费量1520万吨,出口量18万吨,综合缺口184万吨。
但全球疫情暴发和原油暴跌这两大“黑天鹅”事件将直接影响食糖的供应量和需求量,使得国际原糖与国内白糖的边际供需面临调整。
供应:国内影响有限,国际大概率增产
国内方面,由于受春季干旱影响,部分甘蔗产区单产有所下降,因此农业农村部把食糖总产量预估下调了12万吨,从1062万吨下调至1050万吨。广西、云南等主产地今年收榨较早,生产速度较快春节期间的疫情防控对生产方面的影响比较小。因此生产上我们暂时维持这个预估量。
国际方面,国际食糖供应的变数主要来自于巴西产量的不确定性。巴西食糖产量占全球四分之一,绝对量位居世界第一,出口量占全球的一半。因此巴西糖业的一举一动都关乎全球格局。
巴西历来通过糖醇比来灵活调节糖产量,两者之间的比例分配取决于糖与乙醇的相对收益。能源价格暴跌,出于追求更高利润的考虑,将鼓励巴西将更多的甘蔗用来生产糖。市场普遍预计,原油价格低位可能将持续一段时间,因此巴西糖产量的增加几乎是一个确定的事情,只是增产多少的问题。目前巴西糖用蔗比为34.46%,随着原油价格下跌,巴西将会提升糖类用蔗比。按照往年情况,糖类用蔗比最大的是2012/2013榨季,在50%左右,当年糖产量为3825万吨。也就是说以2012/2013榨季为标准,原糖还有600万吨左右的增产空间。而按照平均水平45%左右的用蔗比,仍然还有500万吨左右的增产空间。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