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春节后,有色金属经历了节后国内疫情利空集中释放、海外疫情恐慌爆发、原油暴跌连带下挫三轮下跌,铜铝锌等品种基本跌至2017年以来的底部区间。当前海外疫情仍在上升期,国内复工逐渐升温,有色盘面如何演绎,价格何时能突破底部?
自春节后,有色金属经历了节后国内疫情利空集中释放、海外疫情恐慌爆发、原油暴跌连带下挫三轮下跌,铜铝锌等品种基本跌至2017年以来的底部区间。当前海外疫情仍在上升期,国内复工逐渐升温,有色盘面如何演绎,价格何时能突破底部?
海外疫情未到高峰,但预期已经部分兑现
自疫情暴发以来,有色盘面主要兑现的是消费的利空预期。以铜为例,春节期间盘面的焦点是国内消费的重挫,伦铜自6200美元/吨跌至5500美元/吨,节后由于中国疫情防控得力,市场预期回暖,铜价小幅修复,但2月中旬海外疫情逐渐暴发,3月价格战引发原油暴跌,对全球衰退的担忧使得铜价迎来新一轮下挫,伦铜下探至5400美元/吨附近。目前国内防疫进入后半场,海外仍未到峰值,海外疫情会产生怎样的实际影响?我们梳理了中国在有色全球产业链的位置,并试图以国内的疫情影响来推演海外,以期得到对价格的指引。
在有色金属的全球产业链中,中国扮演重要的消费者角色,各品种占全球金属消费量在40%—60%之间。反观供给,矿产资源相对贫乏,但冶炼产能体量巨大,大部分金属资源处于净进口状态。从供需分配情况来看,六种有色金属可分为三种类型:铜、镍供需匹配情况相似,均属于国内矿产资源贫乏,冶炼产能较大,但仍不能满足消费需求,矿石、中间品和冶炼成品均呈现净进口;铝、锌、锡矿山资源相对丰富,但仍不能自给自足,需进口原矿来满足冶炼需要,冶炼产能体量较大,基本能够满足国内需求,因而冶炼成品进口需求少;铅的矿产、冶炼产能与消费相对配套,国内供需偏向闭环。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