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湖北以外其他省份疫情出现明显积极向好变化,市场避险情绪有所消退。同时,货币和财政政策陆续出台,稳定金融市场信心,带动股市和商品反弹,债市小幅回调。
近期,湖北以外其他省份疫情出现明显积极向好变化,市场避险情绪有所消退。同时,货币和财政政策陆续出台,稳定金融市场信心,带动股市和商品反弹,债市小幅回调。
疫情防控与稳增长并进,降准降息依然可期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陆续推出,以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央行在节后首个交易日下调逆回购操作利率10BP,稳定市场预期,并不断投放流动性提振市场信心。此后,央行出台多项措施鼓励企业发债,设立专项再贷款3000亿元向疫情防控企业提供融资,并配合财政贴息政策保证企业实际融资成本降至1.6%以下,提高企业融资效率。2月11日,财政部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8480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5580亿元、专项债务限额2900亿元。叠加2019年11月提前下达的1万亿元,新增专项债额度刚好达到上一年新增额度60%的提前下达权限。
2月1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召开,相比上一次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此次会议内容在防控疫情基础上增加了对经济发展目标的表述。考虑到2020年GDP翻一番的目标,逆周期调节将继续加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仍有进一步发力空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包括捐赠、相关行业税收减免、对医疗机构和患者补贴在内的财政支出,从收入和支出两方面施压财政。在稳增长目标下,上调预算赤字率、上调新增地方专项债额度、发行特别国债、加大抗疫债券发行都可能成为财政政策的抓手。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需要货币政策予以流动性配合。若地方债开始大量发行,货币政策将以公开市场投放或降准方式予以支持,利率债供给压力对债券走势影响有限。考虑到疫情期间实体企业债务成本下调的迫切性,2—3月降准降息仍然可期,下一阶段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继续逼近2016年低点。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