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处于冬季,大部分水产等养殖已经退出市场,菜粕等杂粕的需求进入实质性淡季,市场担心未来几个月国内进口大豆、DDGS等到港或有增多,并且有传言称近期有200万—300万吨储备大豆将进入市场流通,这均压制菜粕价格。只不过,目前国内菜粕价格已经处于近几年低位,在全球油料减产的背景之下,已经缺乏新的利空打压,而国内生猪等养殖在未来必然恢复,因而菜粕短期偏弱仍是季节性所致,远期市场已不过于悲观。
当前,国内处于冬季,大部分水产等养殖已经退出市场,菜粕等杂粕的需求进入实质性淡季,市场担心未来几个月国内进口大豆、DDGS等到港或有增多,并且有传言称近期有200万—300万吨储备大豆将进入市场流通,这均压制菜粕价格。只不过,目前国内菜粕价格已经处于近几年低位,在全球油料减产的背景之下,已经缺乏新的利空打压,而国内生猪等养殖在未来必然恢复,因而菜粕短期偏弱仍是季节性所致,远期市场已不过于悲观。
全球油料减产利多菜系
去年美国大豆等作物因天气因素而减产明显,USDA预估美国大豆产量为9684万吨,较上一年度减产2370万吨左右,这令全球的大豆减产2130万吨。同时,加拿大油菜籽也因天气不良而减产,加拿大统计局预估其油菜籽产量仅为1860万吨,较上一年度减产超过170万吨,而欧盟、澳大利亚菜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产。目前我国油菜籽产量仅为300万—400万吨,在一定程度上依旧呈现出产不足需的产业结构,一旦菜粕需求旺季来临,菜粕价格很容易受到支撑而转强。
菜粕库存继续维持低位
我国生猪等养殖短期难以快速恢复,且春节前后粕类处于需求淡季,加之中加关系紧张,国内进口油菜籽数量持续处于低位。我国2019年11月进口油菜籽11.18万吨,同比减少72.18%;1—11月进口油菜籽到港259.23万吨,同比减少40.68%。由于油菜籽进口减少明显,国内菜籽压榨量同比降低,自2019年6月以来,进口菜籽压榨量为129.4万吨,同比减少57.7%,这也令国内菜粕的库存明显走低。当前,我国两广及福建地区的菜粕库存2.35万吨,未执行合同6.9万吨,呈现供需两淡的季节性特征。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