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6 07:00:55 来源: 财经新闻网
财经新闻网消息:
近日,苏大伟格因涉嫌违规披露信函,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通知书》和《立案通知书》。 10月12日,苏大伟格收到深交所关注函。 深交所向苏大伟格发出关注函,就“光刻机”涉嫌误导性陈述提起纪律处分。 笔者认为,应从各方面追究火锅信息披露的责任,扭转利益与违法成本之间的失衡。
9月14日,苏达维格在上表示,“公司的光刻机已销往国内领先的芯片公司,并出口到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国家。” 不过,的所谓“光刻机”与荷兰ASML光刻机不同,绝不是一个概念。 在光刻机普及率居高不下的当下,这一说法遭到了媒体和投资者的质疑。 公司10月8日公告称,公司此前互动回复直接使用“光刻机”、“领先芯片公司”等可能引起误解的表述; 深交所认为,此举涉嫌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和误导性陈述。
的“光刻机”准确地应该称为“光刻设备”或“光刻机”。 9月14日,苏达维格提出了“光刻机”这一表述,还表示自己正在向领先的芯片公司销售,这极易让人认为是类似于ASML光刻机的光刻机。 当天录得20厘米涨停,对股价影响非常明显。
近年来,不少上市公司因涉嫌传播热点新闻行为而被证券交易所发出关注函,有的甚至被证券监管机构采取警告信等行政监管措施。 然而,上市公司热点概念依然屡禁不止,或许说明其背后的收益远大于成本。 如果热点能够盈利,上市公司肯定会乐意这么做。
根据《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行政责任认定规则》,信息披露义务人陈述不完整或者不准确,导致或者可能导致投资者对其投资行为作出错误判断的,应当认定构成误导性陈述。 ; 目前,证监会已决定对苏达维格立案调查,对苏达维格上述易误导性陈述是否构成误导性陈述或将予以认定。
现实中,一些上市公司甚至可能为了炒作而进行一些半真半假的实际操作,包括假装与合作伙伴成立合资公司然后取消合资公司,或者只进行极少量的象征性投资。 这些操作从一开始就没有诚意。 落实只是假枪实弹,新皮却打着虎皮,极力炫耀,但真实意图可能是为了炒作股价。 对于这种行为,一时难以理解上市公司信函披露的真实情况。 建议监管部门建立对上市公司函件披露情况的定期审查和审核机制,认真分析上市公司未能按期推进相关项目的主客观原因,检查相关函件披露情况是否存在误导。
误导性陈述是虚假陈述的一种。 一旦被认定构成误导性陈述,您可能需要承担相关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监管部门加强对火锅信息披露误导性陈述的识别,也有利于落实其民事和刑事责任; 只有全面立体问责,才能让违法违规主体付出惨重代价,才能遏制火锅信息或信息的发布。 披露行为。
而且,最新的虚假陈述司法解释正式取消了此前的证券民事诉讼前置程序。 只要原告在提起诉讼时提交“与披露义务人虚假陈述有关的证据”等材料,法院就应当采信。 也就是说,即使上市公司的热点新闻披露不被证监会认定具有误导性,但仍有交易所关注函、证监会行政监管措施等材料可以利用。作为股东提出民事索赔的证据。 法院还是应该受理的。 民事责任是资本市场法律责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益受到损害的投资者应积极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这可以对违法违规主体形成强有力的约束。
笔者认为,上市公司披露热点信息的行为也可能触犯刑法。 《关于办理操纵证券期货市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利用信息优势操纵”,即“通过控制发行人、上市公司信息的产生或者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时间和节奏,“误导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影响价格或交易量,进行交易或谋取利益”;上市公司利用热点新闻披露,利用投资者对热点话题的热情,以及相关主体从交易中获利,相关新闻披露也可能属于市场操纵行为的一部分,或者构成“利用信息操纵”,甚至要追究相关主体的刑事责任。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