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0 16:05:15 来源: 财经新闻网
财经新闻网消息:
“特种兵”省钱成了年轻人的流行。
今年以来,随着各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相继下调存款利率,市场上出现了“特种部队”存钱的现象。
国有银行存款利率相继下调。 来源:互联网
简单来说,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钱从一个城市存到另一个城市,以获得更高的存款利率。
8月份以来,多家中小银行纷纷下调挂牌存款利率。 此次调整后,部分村镇银行已将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至3%以下。
在此背景下,在一些银行调整利率之前,不少年轻人就试图把钱存到存款利率相对较高的银行。
尚处于理财新手阶段的年轻人在权衡利益与风险的情况下做出了一些努力和尝试。
三年多赚1,800利息
8月12日,本该是一个睡懒觉的周六,豆豆一早起床,从连云港坐高铁前往杭州,目的只有一个:省钱。
“早上9:00起床,晚上11:00坐高铁,下午3:00到达杭州,再坐地铁半个小时到达银行,存完钱就赶去银行高铁站,下午6:00到达苏州。” 这就是苏州仁豆豆体验特种兵的一天。
工作以来,存钱已经成为豆豆的生活习惯。 攒下了人生的第一个15万元后,她打算给这笔钱找一个好去处。
“一方面,我觉得网络诈骗难以防范,存钱到卡里也不放心;另一方面,我看到余额宝的收入每年都越来越少。一天,我觉得不值得,所以我有意识地在网上寻找一些存款理财的方法。 豆豆说道。
经过反复比较,豆豆决定把钱拿到银行定期存款。 “在钱方面,我一直比较谨慎,最终选择了储蓄这种低风险的理财方式。”
选择银行时,豆豆知道不同银行、不同地区的存款利率不同,这让她萌生了跨省存钱的想法。
“我在网上对比了几家银行的利率,发现江苏银行的利率比较高,可以达到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3.3%。在社交平台上,一位客户经理联系了我,并承诺报销机票,送礼物,所以我很兴奋。” 豆豆说道。
出于安全考虑,豆豆询问了对方的工号,并仔细核对了身份信息。 “我觉得这是一次双向的旅行,我买了票后,客户经理立即把高铁票的钱转给了我,这让我们之间建立了牢固的信任。”
出发前,豆豆仔细算了一笔账。
“以15万元为本金计算,利息方面,苏州部分当地银行三年期利率为2.9%,三年期利息为13050元。如果你在杭州江苏银行存款,三年利率是3.3%,3年是14850元,多了1800元。”
不仅。 豆豆从连云港出发到杭州,高铁票330元。 不过,客户经理却报销了从杭州返回家乡苏州的119元高铁票,并给了他一张300元的购物卡。 “我个人觉得这样比较合适。”
据了解,不同地区的存款利率存在差异,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员周茂华向时代周刊表示,各地银行存款利率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国内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银行存款市场供求差异等方面。不同地区的情况以及地区银行负债的差异。
由于不同地区银行的资本要求、资金成本、行业竞争等差异,同一银行不同地区、不同网点、线上线下的存款利率会略有差异。 此外,同一银行不同分支机构的市场竞争情况、资产负债情况也可能存在差异。 总行按照总行制定的利率基本原则,向分行授予一定的灵活调整权限。
“总体来说,还是需要注意跨省携带大额资金的不便和不安全,以及不同省份存款手续费的不同。” 周茂华强调。
省钱,年轻人新趋势
降息浪潮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启了“逃亡”模式,将钱存到异地。
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分享了跨省存款的经历 来源:网络
其中,不少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跨地区省钱的经验。 有的人走遍世界,只为寻找一家利率4.0%的“宝藏”银行; 存款证。
这些不寻常的操作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催生了“网红银行”,并吸引了很多人效仿。
今年7月尝试跨省省钱的90后女孩程悦告诉《时代周报》,她选择跨省省钱的主要原因是从众心理。 “红岸”,我从昆山坐地铁就可以到,而且几乎不花钱,所以我就跟了上去,没想太多就省了。” 程悦说道。
不过,在豆豆看来,选择跨省存款的年轻人除了随波逐流之外,实际上是希望在保守理财、稳健的基础上获得更高的回报。 大多数人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决定的。 “对于我这样缺乏专业理财知识的人来说,这其实是一个最优方案。”
在年轻人的需求下,不少银行客户经理开始通过社交媒体“招揽客户”。
“最近大部分银行的存款利率都跌破3%了,我们银行还没有调整,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3.3%的银行很少,建议大家入早晨 。” 浙江第一银行客户经理在网上发帖。
“你明天还要上班吗?” “哪个分行?” “可以网上办卡吗?”……在该帖子的评论区,有近20人向银行经理询问具体存款方式。
对此,时代周报记者咨询了客户经理。 该客户经理表示,今年以来,选择定期存款的人确实变多了,但具体数字不方便透露。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2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增加6.59万亿元。 2023年上半年,中国居民人均存款达到9.42万元,存款总额达到20万亿元。
省钱正在成为新时尚。
“比如我还加入了豆瓣的‘有息生活:储蓄’群,现在会员已经超过10万,人数已经超过60万,年轻人有储蓄的趋势。”豆豆说。
对此,周茂华表示,近年来,存款产品确实变得相对有吸引力。 “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国内经济面临特殊的内外部环境,居民防御性储蓄增加,同时金融市场波动较大,部分产品净值出现波动。这也导致一些谨慎的投资者增加了储蓄产品的配置。”
不过,周茂华也强调,这种现象可能与整体宏观经济和市场波动有关,并不意味着长期趋势。 随着内需的逐步恢复和经济活动的增加,人们的风险偏好和流动性偏好将逐渐回升。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